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其二
憶昔陪真率,華居甫落成。
坐賓來墮幘,侍女出彈箏。
無復吳趨曲,空余楚些聲。
九泉見忠簡,應問老門生。
憶昔陪真率,華居甫落成。
坐賓來墮幘,侍女出彈箏。
無復吳趨曲,空余楚些聲。
九泉見忠簡,應問老門生。
回憶往昔我曾陪您參與真率會,那時您華麗的居所剛剛建成。座中賓客不拘禮節,連頭巾掉落也不在意,侍女出來彈奏著古箏。如今再也聽不到您唱《吳趨曲》了,只留下如《楚辭·招魂》般的哀悼聲。您到了九泉之下見到忠簡公,他應該會問起我這個老門生。
真率:指真率會,一種不拘禮節、以真率相處的聚會。
墮幘:頭巾掉落,形容不拘禮節。
吳趨曲:吳地的歌曲。
楚些聲:《楚辭·招魂》句尾多用“些”字,后以“楚些”指招魂之歌。
忠簡:可能指一位謚號為忠簡的人,具體需結合王居之的生平確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王居之去世后所作。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與王居之有一定交往,王居之居所建成時曾有過歡樂的聚會,如今友人離世,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哀思。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王居之,突出特點是通過今昔對比來強化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悼亡詩的創作風格。
性了有馀,體含太虛。心空歷歷,道契如如。答響神居谷,隨緣井覷驢。向道塵塵住三昧,何妨觸處卷而舒。
為愛剛腸愿不違,洞庭歸棹鳥爭飛。此都總自分醒醉,吾道從來有是非。兩袖清風塵外表,九畦蘭氣雨中馡。謝公欲結東山野,其奈蒼生俱爾睎。
王郎寫竹出吳興,瀟灑縱橫似更能。昨日蒲庵庵里見,云根風骨更崚嶒。
戍士無勞夜枕戈,永寧城外散鳴駝。東回姑墨千峰雪,南下于闐九折河。五翕侯仍招舊部,二昆彌已靖沙陀。吹鞭爭唱天鵝曲,不數摩訶兜勒歌。
虛無入有何蹤跡,非是神光化金液。廓落方圓在杳冥,南來北去斷消息。
看碑尋赤?,采菊到黃州。雁氣回秋渚,江聲撼酒樓。兵戈雙眼淚,吳楚一孤舟。蕭瑟匡山客,應隨慧遠游。
木末上明星。
到此于今四,情深即故鄉。新松知改徑,舊竹不依行。平施天猶病,周回日載陽。鄰人饋雞黍,厚意未能償。
太和何久長,人命將不永。吸如朝露晞,奄忽睡覺醒。生生世所悟,傷生由莫靜。我將尋真人,澄神挹容景。盤桓昆陵宮,玄都可馳騁。涓子牽我游,太真來見省。朝朝王母前,夕歸鐘岳嶺。仰采瓊瑤葩,俯漱琳瑯井。千齡猶一刻,萬紀如電頃。
人世繁華一夢梁,桑田滄海備經嘗。古今變態知多少,只有青山不改常。
蘼蕪嘉種列群芳,禦濕前推藥品良。時摘嫩草烹賜茗,更從云腳發清香。
去就清貧,擔何苦辛。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陳。出家意謂了身,住院還相累人。野水連天半夜月,叢林和氣十方春。
三冬文史粗酬意,千里音書慰所知。秋水夢陪菰米飯,春園慚負杏花枝。平生溫飽元非志,前輩經綸自有基。心許扁舟同晚節,藕花風北水東涯。
請君停鞭駐君騎,一曲春歌勸君醉。去年今日看花時,人面桃花在何處。柳橋花塢春光深,村娃喚酒娛春心。明朝再向村中過,滿地落花芳樹陰。
離卻山門十八年,雙親慈愛阿嬌賢。那堪歸路西風急,空染塵埃半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