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喜雨呈張守
方寸憂勤匝四封,兵廚不爨鮮懽悰。
青苗暫閣農加額,朱表親題帝動容。
便著蓑衣駕秧馬,莫投鐵簡起湫龍。
邦人喚作張侯雨,三日油云潑墨濃。
方寸憂勤匝四封,兵廚不爨鮮懽悰。
青苗暫閣農加額,朱表親題帝動容。
便著蓑衣駕秧馬,莫投鐵簡起湫龍。
邦人喚作張侯雨,三日油云潑墨濃。
心中憂慮百姓,關懷遍及四方,軍中廚房不生火,少了歡樂氣氛。青苗法暫時擱置,農民喜上眉梢,親自寫奏章上報,皇帝為之動容。農民趕緊披上蓑衣、駕上秧馬去勞作,不用再投鐵簡祈求湫龍降雨。百姓稱這是張侯帶來的雨,三天里濃云如潑墨般降下甘霖。
方寸:指心。憂勤:憂慮勤勞。匝四封:遍及四方。
兵廚:軍營的廚房。不爨:不生火做飯。懽悰:歡樂的心情。
青苗:青苗法,王安石變法內容之一。暫閣:暫時擱置。加額:因喜悅而以手加額。
朱表:用朱筆書寫的奏章。
秧馬:一種插秧的農具。
鐵簡:舊時道教祭禱儀式中向神投獻的法器。湫龍:深潭中的龍。
邦人:百姓。張侯:指張守。
油云:濃厚的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遭遇旱災,青苗法推行也面臨問題。張守關心百姓,向皇帝上奏,皇帝有所回應,之后降雨,詩人為此寫詩贊美張守。
此詩主旨是贊美張守關心百姓、為民請命的行為。特點是將敘事、寫景、抒情結合,生動展現旱情緩解后的景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當時社會狀況和百姓心聲。
灘聲蕩高壁,秋氣靜云林。回頭洛陽城闕,塵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風馬耳,因見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問龍門,何所似,似山陰。平生夢想佳處,留眼更登臨。我有一卮芳酒,喚取山花山鳥,伴我醉時吟。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天為西南分八使,更分四道蕃臣。爭如齒宿彩衣新。親年開百歲,又見子生孫。一度平反供一笑,無邊桃李皆春。便歸天上極恩榮。為君圖壽母,更看太夫人。
水國鴻雁秋,煙沙風日麗。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
迢迢五羊城,舊本百越地。堂堂啟雄藩,嶺海一都會。朝廷重方岳,選拜定勛貴。維公閩之彥,素有廊廟器。日侍禁闥中,直言無少避。忠誠格宸衷,寵眷特殊異。一朝奉明詔,出守方伯位。足展經綸才,不負平昔志。顧予忝朝行,久矣慕高義。側聞沐新恩,自覺喜忘寐。佇看宣上德,惠澤洽南裔。
母年八十枕兒股,兒股當年啖兒母。至今母子尚一身,君王孝養慈寧春,樹坊賜帛更何人。
東官自是英雄地,熊氏將軍首建威。血濺單于邊草濕,魂隨少帝海天飛。花溪陰雨聞金鼓,玉嶠春風長蕨薇。一片戰場當縣出,至今人士重無衣。
朝向湖上去,暮從湖上歸。漁家自成市,曬網及斜暉。
香尉朝天去馬催,擔頭書劍映朝暉。離亭一闋陽關曲,射鴨堂空憶主回。
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辭榮此圣世,何愧張子房。
匹夫猶自愛明珠,至寶誰能忍復予。天地勛華應幾許,誤將功業向居胥。
夫子圣于時,有以厄陳蔡。侏儒飽欲死,廣文飯粗糲。士固有窮達,窮乃見真態。一事不可忍,平居對駔儈。舊雨惠然過,何勞折簡徠。具酒燕諸賢,風云此際會。一樽細論文,味在咸酸外。語及文運衰,撫膺有馀慨。道有顯晦時,劫有成住壞。湘累不可追,彼蒼方憒憒。誰其疏鑿手,茫茫開九派。風雅見揄揚,大偽從沙汰。我輩雖不敏,略自陳曹鄶。此意與誰言,夜氣正沆瀣。
源泉那似定山佳,學種平湖十里花。天地何嘗無雨露,春風原不擇貧家。詩篇到老貪明月,酒盞尋常酌晚霞。誰謂卑官無好況,風前烏帽幾回斜。
昔年聞說黃河險,此日孤篷冒險來。地涌狂瀾風雨驟,天驅驚浪虎龍催。源開星宿當何處,水到滄溟定不回。日暮潮生迷彩鹢,安流時仗濟川材。
蒼煙百年木,春雨一溪花。移居白鹿東崦,家具滿樵車。舊有黃牛十角,分得山田一曲,涼薄了生涯。一笑顧兒女,今日是山家。簿書叢,鈴夜掣,鼓晨撾。人生一枕春夢,辛苦趁蜂衙。竹里藍田山下,草閣百花潭上,千古占煙霞。更看商于路,別有故侯瓜。
鴐鵝引頸回,似我胸中字。右軍數能來,不為口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