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九月十四日黃源嶺客舍題黃瀛父近詩
不但行吟又臥披,掩編因有感于斯。
競為蛙蚓號鳴態,烏覩龍鸞夭矯姿。
損挹嫌人稱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自慙學識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說詩。
不但行吟又臥披,掩編因有感于斯。
競為蛙蚓號鳴態,烏覩龍鸞夭矯姿。
損挹嫌人稱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自慙學識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說詩。
不僅是邊走邊吟詩,還躺著翻閱你的詩集,合上詩集,我對此頗有感觸。當下很多詩作就像青蛙和蚯蚓鳴叫一樣,哪能看到像龍鳳般矯健不凡的姿態。你謙遜,不喜歡別人把你說得太好,也允許我指出你詩里細微的瑕疵。我慚愧自己學識比不上匡衡,哪敢陪你一起談詩呢。
行吟:邊走邊吟詩。臥披:躺著翻閱書籍。
掩編:合上書本。
蛙蚓號鳴態:形容詩作像青蛙和蚯蚓鳴叫一樣,缺乏氣勢和美感。
烏覩:哪里能看到。龍鸞夭矯姿:比喻詩作有龍鳳般矯健不凡的姿態。
損挹:謙遜。
琢磨:這里指對詩作進行推敲。微疵:細微的瑕疵。
匡鼎:指西漢經學家匡衡,他善于說《詩》。
此詩創作于丁酉年九月十四日,作者在黃源嶺客舍閱讀黃瀛父的近作后有感而發。當時詩壇可能存在一些不良風氣,作者借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詩壇現狀的批判和對友人詩作的肯定。其特點是通過形象比喻和用典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詩壇情況和文人的詩歌觀念。
莫折楊柳枝,婆娑動郎意。自有珊瑚鞭,出入擐郎臂。
木落長空高,霜風凋百草。此時新安客,夜夢宜春道。經綸方欲展,歸計一何早。豈無五色線,黼黻袞龍好。所悲本素絲,彰施非我抱。自從居官來,衣裳屢顛倒。萋斐成貝錦,危機固難保。況以羸病軀,當此百憂搗。故山松菊晚,三徑復誰掃。歸耕實吾事,巖穴聊養浩。不聞堯舜世,巢由亦高蹈。勖君青松心,永保冰霜操。
金山望焦山,一柱屹江心。焦山望金山,層塔空丈尋。一聽鐘磬音,一聽蛟龍吟。吾欲滌塵襟,入焦不入金。
曉出玉臺道,山川稍夷曠。只愁灘石際,磊落更萬狀。市樓倚崖岸,山頂列石障。是中更有人,隱約蔥倩上。我愿從之游,長風涉玄閬。還歸保精路,高視神目王。空濛飛鳥過,慘淡回波放。由來心力疲,會意乃益壯。
流螢何飛飛,飛入月光里。大小雖有異,一例清如水。
極目燕云望海鴻,江樓一笑雨兼風。行邊戲語三年約,夢里清歡兩月同。歸棹細穿汀草綠,別尊新剝水菱紅。京華南北多親舊,為說音書近懶通。
十里紅香襯馬蹄,更穿林樾訪僧扉。煙長草遠望不斷,忽有鐘聲出翠微。城內僧來城外住,寺邊花隔寺中籬。花開花落春如許,宴坐深房總不知。方丈前林萬木春,桃花面目更尖新。為師拈出靈云話,卻恐桃花解笑人。
仰見青天尺許青,無波江水不勝平。只驚白晝山竹裂,杜宇初聞第一聲。
客里誰憐季子裘,半生多是異鄉游。清尊對月成孤賞,殘笛臨風動遠愁?;雌謹嘣齐S雁沒,楚江寒水帶冰流。相思何處勞凝望,煙草微茫白鷺洲。
塞北沙深水澤枯,魚蝦風味四時無。君家鮮鯉從何致,堪比吳江一尺鱸。
短日收殘雨,西風送夕陽。時光雙去鳥,世事一炊粱。卷箔山堆案,翻書月滿囊。諸君方給札,不擬獻長楊。
杞花垂實玉關秋,壯歲無端去國愁。自笑年來身暴貴,畫旗春色上龍樓。
有蘭堪佩菊堪餐,有溪可釣田可秣。浦口清游歸里宜,衡門雅集醉中適。思涌珍珠泉,風生吳綾襪。蘭竹氣如薰,云天光似潑。當之白馬碑,對我黃龍缽。求雨山上鳳凰來,揚子江頭魚吹沫。
如雪紛紛不自持,殷勤長藉好風吹。莫欺此日飄零甚,猶有為萍變化時。
楚雄城郭暮云間,城上悲笳慘客顏。僭國曾稱白鹿郡,居人猶說臥龍山。葡萄直自張騫得,薏苡空隨馬援還。今日封疆非漢土,王師無地不平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