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表叔趙君任安撫二首 其一
丞相規恢策,家庭已習聞。
寧論乘一障,真可帥中軍。
玉麈無能對,金錢有即分。
心知伏波病,多半為忠勤。
丞相規恢策,家庭已習聞。
寧論乘一障,真可帥中軍。
玉麈無能對,金錢有即分。
心知伏波病,多半為忠勤。
丞相規劃宏大策略之事,您在家庭中就已有所聽聞。哪里只是能守衛一方關隘,您真的可以統帥中軍。面對清談您無人能及,有了錢財就會分給他人。大家都知道您像馬援一樣患病,多半是因為忠誠勤勉。
規恢:規劃宏大的謀略。
乘一障:指守衛一個關隘。
玉麈:魏晉清談者常執的一種拂塵,這里代指清談。
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他被封為伏波將軍,后因征戰染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表叔趙君任可能有一定的軍事和政治才能,詩人在表叔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緬懷和敬意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需要人才守衛邊疆、治理國家的時期,表叔的忠誠勤勉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顯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表叔趙君任的才能、品德和忠誠勤勉。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簡潔有力地塑造了表叔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忠誠勤勉之士的敬重。
齊門東,沙徑平。云羃羃,湖冥冥。使君來,麥秋晚。柳陰陰,畫舟遠。瘦蒲疏荇逗遛香,南浦煙光接西堰。堰北山,靈鳥聚,對面潺湲華不注。山前綠稼隱茅茨,舊是齊儂釣游處。橫橈越水滸,飛踏青芙蓉。華陽洞口跨白鹿,醉吹玉笛呼眠龍。長镵野老逐李邕,錦袍仙人隨赤松。石壁土花秋靡靡,古蹤悠悠鎮如此。要留灑翰洗蛙蟬,雨林夜黑啼山鬼。
吳為無道。封豕長蛇。以食上國。欲有天下。政從楚起。寡君出自草澤。使來告急。
曾見洪崖降雪圖,寒云四野正模糊。何如驢背馱詩去,濡岸橋頭酒可沽。
黃鵠一飛幾千里,高標矯矯離風塵。宗元有恨為司馬,郭泰無名與黨人。富貴致身何用早,是非論事或難真。二君舊日皆知己,旅食他鄉莫厭貧。
相逢今夕。故人相見,先談蹤跡。舊日書生,而今村叟,新來禪客。跳過世界三千,特特地、人間九百。自在狂歌,□□□□,一場雜劇。
六爻萬象理俱陳,物物皆誠在反身。飛鳥音遺魚信及,中庸盡性易窮神。
去歲東風,黃昏曾約梨花雨。彩云無數。舒卷瑤臺路。今歲重來,底事芳期阻。移眸處。霧籠煙佇。瘦梗凝香露。
溪口回舟日已昏,卻聽雞犬隔前村。殷勤重與秦人別,莫使桃花閉洞門。
豐草茸茸軟似茵,長松郁郁凈無塵。相逢盡道年華好,不數桃源洞里人。
不謂懸弧旦,翻成屬纊期。死同生一視,吊與賀相隨。靈運先成佛,劉叉懶說詩。西風吹獨樹,誰譜鳳鳴枝。
徒然五侍從,不辦一書生。
佩玉蕊兮余無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
舊日郊居愛醉眠。酒醒拄杖繞湖邊。春來柳發能梳月,雨后蚊雷欲沸天。今隱市,只隨緣。塵囂一任到窗前。東風吹盡丁香雪,一架藤蘿生夏寒。
潞河三日吹黃風,上人翩然來向東。溪藤索詩照夜白,燕酒餉客搖春紅。池上冰銜愧蘇子,城南凈社思陶翁。病身正爾堅飲戒,無限離情芳草中。
昔我游東吳,訪君閶門郭,石井泉邊晚開酌。興來同上春雨亭,醉里不知江月落。扁舟一為別,幾見薜蘿春。我綰曲臺綬,君垂釣臺綸。震澤霜波愁外渺,虎丘云樹夢中親。四年不得一書札,只問江頭來往人。昨朝覿面鳳池曲,鶴骨棱棱猶在目。料君應恐驚世人,角帶烏巾強隨俗。世人久知吳下名,喧傳盧扁今再生。藥丸到處衽席起,大門小戶爭扳迎。東樓一夜鄉心發,忽著荷衣向人別。憎君歸計何太忙,水上風煙觸炎熱。玉芝瑤草滿山家,住日應多來日賒。愿留丹訣與知己,晚歲相尋凌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