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老人行
大梁宮中設氈屋,大梁少年胡結束。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記二帝蒙塵時。
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無人按劍決大議。
何當偏師縛頡利,一馿馱載送都市。
大梁宮中設氈屋,大梁少年胡結束。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記二帝蒙塵時。
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無人按劍決大議。
何當偏師縛頡利,一馿馱載送都市。
大梁的宮殿里設置著氈帳,大梁的少年穿著胡人的服飾。少年們嬉笑玩樂,老人卻滿心悲戚,老人還記得徽欽二帝被俘受辱的時候。唉,國君的仇恨歷經(jīng)百世都應銘記,卻沒有人拔劍而起,決定重大的復仇之計。什么時候能派出一支奇兵去俘虜敵酋,用一頭毛驢馱著他送到都城。
大梁:古地名,在今河南開封。
氈屋:用毛氈搭成的帳篷,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這里指宮中出現(xiàn)胡人的生活設施。
胡結束:穿著胡人的服飾。結束,裝束。
二帝蒙塵:指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俘虜,北宋滅亡之事。蒙塵,舊指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屈辱。
烏虖:即嗚呼,感嘆詞。
按劍:以手撫劍,預示著即將行動,這里指挺身而出。
偏師:指在主力軍翼側協(xié)助作戰(zhàn)的部隊,這里指小股精銳部隊。
頡利:原是唐代東突厥可汗名,這里借指金國首領。
此詩創(chuàng)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宋金對峙,北方大片領土被金國占領,宋徽宗、宋欽宗被擄,北宋滅亡。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進取,未能組織有效的軍事行動收復失地、報仇雪恨。詩人目睹大梁城中胡化現(xiàn)象嚴重,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了對北宋滅亡的傷痛和對收復失地的渴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愛國人士的心聲。
人如洛社共傳觴,白纻新披未染霜。仙露釀成云液酒,蓮花裁作木蘭堂。秋光乍缺三分影,明鏡仍開七寶妝。最是煙波清絕處,濯纓同去泛銀潢。
寶地登臨一惘然,故家喬木寺南邊。銘鐘猶記甘泉里,題壁重看至正年。萬里風云通北極,五湖煙浪隔南天。同游況有同宗好,事業(yè)應期久遠傳。
花盈盈。正間行。當歸不聞死復生。
地僻更知稼,家貧尚賣書。種蕓祛宿蠹,刈麥得枯魚。老死不相往,鄉(xiāng)風還太初。市喧亦已絕,何所問高車。
北風吹雪密還稀,雪勢漸多風力微。孤棹獨依銀世界,山川路絕欲安歸。曉風吹浪作銀山,夜雪爭妍布玉田。風力漸衰波更惡,通宵撼我正安眠。擁纜埋蓬不見船,船窗一點莫燈然。幽人永夜歌黃竹,賴有丹砂暖寸田。濁醪粗飯不成歡,白浪飛花雪作團。窗外時來一雙鴨,沉浮笑我不禁寒。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蕩漾水無蹤。篙師不用匆匆去,遍看廬山群玉峰。
水沈煎水染衣裙,生長香林飽眾芬。東莞女兒香角好,笑他黃熟不堪焚。
學問思辨者,于中瑩且精。欲實據(jù)而有,要在篤于行。
未向山頭攜酒過,斯臺無筑意如何。威風肅戰(zhàn)來鯨戰(zhàn),明月開營散楚歌。人去臺空蒿易長,名留跡在事難磨。斜陽倒影長江水,千古悠悠逝碧波。
識子何不早,見子即傾倒。朝來江上送客歸,欲行未行心草草。子行逸思何飄飄,神仙氣爽金玉標。去年曾占鰲頭選,平地走馬如丹霄。今年召對五云里,萬言一獻天顏喜。此行深荷圣恩饒,人生際遇曾無幾。都門三月麗人天,軟紅嬌紫爭春妍。晴云重繞薊北樹,暖風獨送江南船。孤帆渺渺帶殘日,一雁斜飛去無跡。倚篷翻憶新交游,回首金臺猶只尺。到家想及紅蕖香,四方觀者如堵墻。固不學相如之歸蜀,季子之還鄉(xiāng)。亦不學閉門脫塵俗,舊書更把殷勤讀。明年有詔徵還朝,早束行裝獻荊玉。
萬杉如插森森玉。幽人更結臨溪屋。水色漾山光。日從閑處長。山光連暮靄。一笠斜陽外。小駐問初程。隔山長短亭。
寒月滿天鴻雁飛,中宵獨立明星稀。棲遲東省愧官俸,悵望西湖思釣磯。采服家園三徑遠,白頭天地一身微。才迂歲晚竟何補,早晚孤舤江上歸。
為種蟠桃樹,千年一顆生。是誰來竊去,唯問董雙成。
生時世上人,死作獄中鬼。不得還墳墓,灰沒有馀罪。
嚴城吹角報霜天,雁足誰將錦字傳?江上寒潮通紫水,梁間落月憶青蓮。星文閃爍雙龍動,夜色凄清一榻懸。宛在歌殘人不遠,小樓元是號鄰仙。
牢落苦不適,閒尋方外游。茶涼還解渴,興到亦能謳。雨過瓜蔓長,風回莎草秋。羨君知足意,一勺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