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澤孺方先生二首 其一
弟子成名眾,先生獨命窮。
廣場雙鬢禿,陋巷一瓢空。
雞饌為親設,牛衣與婦同。
嗟乎猶嗇壽,神理竟難通。
弟子成名眾,先生獨命窮。
廣場雙鬢禿,陋巷一瓢空。
雞饌為親設,牛衣與婦同。
嗟乎猶嗇壽,神理竟難通。
先生的弟子很多都功成名就了,可先生自己卻命運坎坷。在大場合中先生已兩鬢斑白頭發稀疏,住在簡陋的小巷里,生活貧困。殺雞做的菜肴是為雙親準備的,和妻子只能共披牛衣御寒。可嘆先生如此還壽命不長,天理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命窮:命運不好,坎坷。
廣場:大的場合。
雙鬢禿:兩鬢頭發稀疏,形容年老。
陋巷:狹窄簡陋的小巷,指貧窮的居所。
一瓢空:用“一簞食,一瓢飲”典故,形容生活貧困。
雞饌:殺雞做的菜肴。
牛衣:用草或麻編成的給牛御寒的覆蓋物,這里指貧窮夫妻共守寒苦。
嗇壽:壽命不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先生培養出眾多成名弟子,但自身卻命運不佳、生活困苦且早逝。詩人可能是先生的弟子或友人,在先生去世后,有感于先生的生平經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先生,突出先生命運與成就的反差。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雖在文學史上可能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一位懷才不遇、貧病早逝的學者形象。
流水孤村里,先生此故居。
風流今已矣,天道竟何如。
古屋前朝檜,薌巖萬卷書。
蒼苔封瓦礫,野燐出丘墟。
稻畦已改翻泥細,麥隴初分趁勢斜。
觳觫倦耕眠樹下,畢逋得食下天涯。
嫩晴微雨調時序,臘雪春風潤土砂。
避地山村成保社,倚需湯餠及鄰家。
擲果久憐潘岳好,投梭不放幼輿癡。
彩云似扇羞郎面,新月如弓學婦眉。
喜鵲成橋終有別,陽烏出海且教遲。
如何自古占天者,不說經躔有動移。
流水人千里,清風酒一尊。
烏頭何日白,鶴發幾人存。
石樹根基壯,秋蟲羽股繁。
殷勤問來使,元亮欲歸園。
二子論秋夜,秋蛩是四隣。
葉黃狐下隴,燈暗鼠欺人。
借譽門多客,臨危俗少親。
平生劉正仲,于此見情真。
虛窗暑亦涼,境靜晝偏長。
樹色煙明滅,蟬聲風抑揚。
家貧書是業,身老睡為鄉。
赤日黃埃客,紛紛為底忙。
被發袒肩,全身入草。
是真文殊,何須恁么。
手里底拈不出,覷不破。
七佛之師,敗缺不少。
暑濁難為酒,秋清易得詩。
出門殘月在,騎馬曉風吹。
山廠藤蘿構,荒園枳棘籬。
新條聞快活,歸路不妨遲。
繩祖初彌月,清晨抱見翁。
頗憐頭額大,兼愛月時同。
句法何時就,家聲待汝洪。
吾年八十二,方見汝成童。
片云隔斷嶂西峰,三兩山花屋角紅。
幾畝桑麻春社后,數家雞犬夕陽中。
拾薪澗底青裙婦,倚杖簷間白發翁。
我亦愿來同隠者,種桃早晚趁東風。
撥開空翠上危顛,路遶羊腸石齒尖。
到頂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連蓬島云千疊,冷照東溟鏡一奩。
歸去松窗伴禪老,此山佳致話無厭。
此別未知長與短,一春風雨助凄然。
欲隨流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話柳邊。
芳草斜陽新住蝶,落花飛絮亂啼鵑。
鴈蒼山好須回首,便見秋風在眼前。
朱草文明瑞,茲花上品朱。
巧瑳紅象珥,闊制紫云襦。
麗奪炎精盛,名霑御賜殊。
且貪顏色好,鶴頂似他無。
雪邊春信到衡茅,誰遣梅兄慰寂寥。
秀氣一枝抽嫩玉,寒英五葉剪生綃。
月移疏影窗前掛,風遞清香竹外飄。
幾許吟魂招不返,急催蘭弟讀離騷。
昔曾親誨色,霜凜更春溫。
貌古心猶古,年尊德亦尊。
頓驚生死隔,奈有典型存。
愁絕飛丹旐,憑誰為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