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農二首 其一
江浙膏腴動渺然,惟閩磽薄少平川。
可憐老子扶凋邑,絕似吾民墾瘠田。
稍喜一犂翻宿雨,聊為三爵禮高年。
太平主相調元氣,春在桑畦麥垅邊。
江浙膏腴動渺然,惟閩磽薄少平川。
可憐老子扶凋邑,絕似吾民墾瘠田。
稍喜一犂翻宿雨,聊為三爵禮高年。
太平主相調元氣,春在桑畦麥垅邊。
江浙那肥沃的土地如今變得渺茫難見,只有福建土地貧瘠且少有平坦之地??蓱z我來扶持這凋敝的城邑,就像百姓開墾那貧瘠的田地。稍稍欣喜一犁翻出昨夜的雨水,姑且敬三杯酒給年高之人。太平時代的主上和宰相調理著天地元氣,春意就在那桑田和麥壟之間。
膏腴:肥沃的土地。
磽薄:土地堅硬瘠薄。
凋邑:凋敝的城邑。
宿雨:昨夜下的雨。
三爵:三杯酒。
元氣:指天地自然之氣。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福建任職,看到當地土地貧瘠、民生凋敝的狀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有感而發。作者期望主相能調理好國家,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地方民生狀況,表達對百姓的關懷和對太平的向往。其特點是質樸寫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關注社會現實的創作態度。
揮手風云散,飆輪一夜還。悠悠江上夢,莽莽冀中山。霞起遙天外,城來大野間?;仨慈丈?,猶似故人顏。
入關但平田,復此得清響。何必問真源,神襟一蕭爽。
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闌。淵源自古尊洙泗,祖述何人似孟韓。竹簡不隨秦火冷,楷林空倚魯城寒。飄零蹤跡千年后,無復東西老一簞。
前身寒山子,后身黃魯直。頗遭俗人惱,思欲入石壁。
徐步登云閣,棲心傍藥闌。院幽琴作伴,階靜鶴相看。藜火分宵讀,柴門過午餐。兒童相顧笑,不省是何官。
李郎畫筆重當時,古柏寫來何太奇。堅剛原是棟梁器,偃蹇已成龍虎姿。孔明廟前經歲久,萊公祠畔起人思。根盤厚地高百尺,側葉不隨凡木衰。
憂來感人心,悒悒久未和。呼兒具濁酒,酒酣起長歌。歌罷還獨舞,黍麥力誠多。憂長酒易消,脫去如風花。不悟萬法空,子如此心何。
閑居已可歡,況復乘嘉月。山鶯日自鳴,園樹皆爭發。出從草際歸,行傍村頭歇。臨流或嗽齒,倚仗乃散發。此時正憶汝,振佩趨丹闕。
石徑幽云冷,步障深深,艷錦青紅亞。小橋和夢過,仙佩杳、煙水茫茫城下。何處不秋陰,問誰借、東風艷冶。最嬌嬈,愁侵醉頰,淚綃紅灑。搖落翠莽平沙,競挽斜陽,駐短亭車馬。曉妝羞未墮。沈恨起、金谷魂飛深夜。驚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瀉。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掛。
海色搖地綠,昆崙插天青。天地不相忌,千秋弄精靈。偶然復生余,摶作世人形。俗眼不能識,強呼為歲星。昨歌咸陽市,如意擊玉瓶。醉罵文成侯,白眼春冥冥。新豐酒初熟,胡姬手如玉。十千換一斗,醉即壚頭宿。中夜黎眉騧,銀珰響相逐。上帝奏鈞天,名姓登紫箓。蛾眉七十二,停箏待新曲。攬筆虹霞生,鳴毫風雨促。天姬粲瑤齒,重瞳亦回矚。衣我宮錦袍,葡萄發醽醁。片言朝不投,夕買范生舟。三神未欲返,五湖且須游。魚龍聽咸池,遂為釣者求。愀然發長嘯,千金等云浮。虞帝放丹均,波應及許由。不然箕山客,今作潯陽囚。黃鵠脫樊籠,低身瞰九州。銜珠報恩德,然后訪丹丘。
春來約略保殘身,第一先教筆硯塵。不出幸逃歌鳳句,空言羞博愛龍人。冰弦斷盡琴心顯,蘚匣埋深劍氣真。會得維摩法門意,孤峰何處不嶙峋。
松柏樛枝兔絲綴,女蘿引蔓猶縈結。三春愁殺有情癡,杜宇啼紅疑恨血。
荷葉離離帶暖風,香生菡萏玉顏紅。嬌歌一曲鴛鴦起,多少殘霞落水中。
霧鬢云鬟不自持,更將羅袖掩冰頤。當年若有像機在,何必辭宮怨畫師。
偶價先容拉兩君,春風東席意何勤。華筵禮盛杯排日,雜劇聲嬌曲繞云。霄漢祇應憐朵翼,鹽車那有駕空群。霏微晚雨還留醉,紅燭叢花剪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