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柄
復齋之客潘夫子,生死相從未忍分。
薛守頗曾參道潔,志完何可欠承君。
魯生邀飲猶同去,龐嫂來呼已不聞。
菆舍一巵真永訣,老無腳力拜翁墳。
復齋之客潘夫子,生死相從未忍分。
薛守頗曾參道潔,志完何可欠承君。
魯生邀飲猶同去,龐嫂來呼已不聞。
菆舍一巵真永訣,老無腳力拜翁墳。
復齋的門客潘先生,無論生死我都未曾忍心與您分開。薛守曾參與探討道的高潔,志完怎能缺少對您的傳承。昔日魯生邀飲我們還一同前往,如今龐嫂來呼喚您卻已聽不到了。在靈舍敬上一杯酒真成了永別,我年老體衰沒力氣去拜祭您的墳墓。
復齋:可能是一個學術團體或個人的齋號。
薛守: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位與道學相關的人物。
志完: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潘柄的弟子之類。
魯生:具體人物不詳。
龐嫂:可能是潘柄家中女性親屬。
菆舍:停放靈柩的屋子。巵:古代盛酒的器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潘柄是復齋之客,詩人與之交往密切,生死相從。潘柄的離世讓詩人悲痛萬分,從而寫下此詩以作悼念。當時可能處于一個重視學術交流、文人交往密切的環境。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潘柄,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回憶和現實對比來強化哀傷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質樸的情感表達。
日已暮,長簷鳥應度。
此時望君君不來,此時思君君不顧。
歌宛轉,宛轉那能異棲宿。
愿為形與影,出入恒相逐。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
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
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動,氣色五星連。
簪紱趨皇極,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入衞期之子,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處?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斷,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許國,不是愛封侯。
年光陌上發,香輦禁中游。
草綠鴛鴦殿,花明翡翠樓。
寶杯承露酌,仙管雜風流。
今日陪歡豫,皇恩不可酬。
縞服紛相送,玄扃翳不開。
更悲泉火滅,徒見柳車回。
舊室容衣奠,新塋拱樹栽。
唯應月照簟,潘岳此時哀。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錫社,派別支流。
居衞仕宋,臣嬴相劉。
廼武廼文,或公或侯。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
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馬踏槿原霜。
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
晉歷崩坼,衣冠擾弊。
粵自太原,播徂江澨。
禮喪賢隱,時屯道閉。
王室如毀,生人多殪。
樹羽迎朝日,撞鐘望早霞。
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氣有沖天劒,星無犯斗槎。
唯余孔公宅,長接魯王家。
江流去朝宗,晝夜茲不舍。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闕下。
圣達有由然,孰是無心者。
一郡茍能化,百城豈云寡。
愛禮誰為羊,戀主吾猶馬。
感初時不載,思奮翼無假。
閑宇常自閉,沈心何用寫。
攬衣步前庭,登陴臨曠野。
白水生迢遞,清風寄瀟灑。
愿言采芳澤,終朝不盈把。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東施西,擇木開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厭亂,吾將誰輔。
賢相稱邦杰,清流舉代推。
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
賓吊飜成鶴,人亡惜喻龜。
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盤石。
綠蘿四面垂,褭褭百余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
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
何當遂遠游,物色候逋客。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
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
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