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涉道中
一路荒涼極,無端過此頻。
官于鹽起稅,俗事蠱為神。
暝色初逢驛,溪聲只隔林。
留題空滿壁,不見有詩人。
一路荒涼極,無端過此頻。
官于鹽起稅,俗事蠱為神。
暝色初逢驛,溪聲只隔林。
留題空滿壁,不見有詩人。
一路上荒涼到了極點,不知為何頻繁路過這里。官府從鹽上征稅,當地風俗把蠱當作神來供奉。暮色中剛遇到驛站,溪水聲只隔著樹林傳來。墻壁上滿是題詩,卻不見有真正的詩人。
無端:沒有緣由。
蠱:傳說中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這里指當地把蠱當作神的迷信風俗。
暝色:暮色。
驛:驛站,古時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府苛稅的情況,民間也有迷信風俗。詩人在頻繁路過此地的旅途中,目睹荒涼景象和不良風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旅途的荒涼和社會的不良現象。其突出特點是寫實,以樸素語言描繪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社會風貌提供了生動素材。
章公得天秉,贏絀迥殊眾。豈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
君貌頗不揚,往往遭俗弄。王氏鼻獨齇,許丞聽何重。
話仿仲車畫,書如洛下諷。又常患頭風,無檄堪愈痛。
況乃面有瘢,誰將玉璏礱。五官半虛設,中宰獨妙用。
試以手為口,講學求折衷。有如遇然明,一語輒奇中。
古來記載家,庋置可充棟。歧路互出入,亂絲鮮穿綜。
散然體例紛,聚以是非訟。孰持明月光,一為掃積霿。
賴君雅博辨,書出世爭誦。筆有雷霆聲,匉訇止市閧。
續鑒追溫公,選文駁蕭統。乃知貌取人,山雞誤為鳳。
武城非子羽,誰與子游共。感君惠然來,公暇當過從。
官春園里亂棲鴉,
佳宴堂前日影斜。
洗盡繁華一湖水,
野風吹放白蓮花。
菊花能醉去官人,魚鳥足情親。
吳江煙雨綠生鱗,風起暫收綸。
聞雞夜舞非吾事,心長在、古柏寒筠。
劉伶山簡共朝昏,休更誦移文。
冷艷清香自一家,冰肌誰與傅丹砂。試看標格依然在,未信人疑作杏花。
姑射仙人朝玉皇,玉皇敕賜九霞觴。冰姿殢酒吹難醒,猶自風前倚絳妝。
三河自昔繁華地,君最風流堪自喜。
莫向天涯作旅愁,人生大約如萍寄。
曲江當日曾連轡。盛年略與荀郎似。
今朝試向鏡中看,不覺已年三十四。
滄桑身世亦堪哀,
回首鯤溟倦眼開。
昔日戶庭今萬里,
傷心不上望鄉臺。
昔日南泉親斬卻,
今朝耶舍示玄徒。
而今賣與諸禪客,
文契分明要也無。
曾聞清介飲瓊漿,
更聽寒聲急可傷。
謾道綠楊深處隱,
也應回首顧螳螂。
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系馬醉流霞。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
下杜城邊南北路,上闌門外去來車。匆匆覺得揚州夢,檢點閑愁在鬢華。
喚起窗前尚宿酲,啼鵑催去又聲聲。丹青舊誓相如札,禪榻經時杜牧情。
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云階月地依然在,細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多緣刺史無堅約,豈視蕭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邊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
從此音塵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煙。淚添吳苑三更雨,恨惹郵亭一夜眠。
詎有青烏緘別句,聊將錦瑟記流年。他時脫便微之過,百轉千回只自憐。
乍雨旋寒曀舊京,暫歸復別嘆勞生。
還家樂已殊年少,避稅天仍翳月明。
白雁欲來聊置酒,青山好在漫尋盟。
吟心攪入車腸轉,憑仗君詩補綴成。
莫嗔魚目混摩尼,
著目從頭亦自奇。
但向壁間時得句,
老夫不用更題詩。
誰云追信屬酂侯,政為高皇意欲留。歲晚不疑云夢計,那知大業已興劉。
當年三杰共封侯,誰念淮陰為漢留。不是向來曾躡足,未容平勃獨安劉。
論功久已冠群侯,更欲王齊愿自留。從此朝家若懲創,王侯應得戒非劉。
宰社如宰天下,
其難舉者莫勝。
忍事吸醋三斗,
不飲彊飯二升。
玉昆相倚帶仙風,
壁立春前萬卉空。
北風吹起海云昏,
回首江亭掛雨痕。
拄杖不愁歸路險,
野花深處是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