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黃循齋 其一
桂賸爐峰月,香飄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抱負洛中人。
膴仕方三紀,徂年未六旬。
循齋余售用,何必嘆窮民。
桂賸爐峰月,香飄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抱負洛中人。
膴仕方三紀,徂年未六旬。
循齋余售用,何必嘆窮民。
香爐峰的月亮下桂香留存,字水之畔春意中香氣飄散。您的姓名為天下人所知,抱負如同洛中賢士一般。高官厚祿為官三十多年,去世時還不到六十歲。循齋您還有未施展的才能,不必為窮苦百姓嘆息。
桂賸爐峰月:‘桂’可能象征高潔品質,‘爐峰’一般指廬山香爐峰,這里可能借指有類似香爐峰景致的地方,‘賸’同‘剩’,留存之意。
香飄字水春:‘字水’是重慶的別稱,這里指春天時香氣在字水之地飄散。
膴仕:高官厚祿的官職。
三紀:一紀為十二年,三紀即三十六年。
徂年:去世的年齡。
循齋:黃循齋,被挽之人。
售用:施展才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挽詩,黃循齋可能是當時一位有一定影響力和抱負的官員,詩人在其去世后作此詩表達對他的緬懷、贊美與惋惜。當時社會環境可能與官員的仕途、社會賢達的活動等有關。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黃循齋,突出了他的聲名、抱負和未竟的事業。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挽詩這一傳統詩歌體裁對逝者的情感表達。
曉驅童豎向遙崗,暮約茅茨動夕陽。但使煙霞堪寄托,不妨猿鳥共行藏。
使節遙臨曙色開,蒼苔白石路崔嵬。藤蘿繞澗峰千尺,松竹當窗酒一杯。鳥識歌闌隨客散,鶴知茶熟伴僧來。四郊莫道無荒土,還有饑寒遍草萊。
勝克河中號令齊,神兵入自太行西。昏昏煙鎖天壇暗,漠漠云埋王屋低。風軟卻教冰泛水,寒輕還使雪成泥。行吟想像覃懷景,多少梅花坼玉溪。
御氣三更合,君王在閟宮。燎煙凝碧落,墀月起微風。上帝居歆夕,文王陟降中。諸壇嚴從幕,元祀報成功。侑食圭璋潔,登歌玉磬同。神旋仍醉飽,萬舞向春空。
巴陵留勝跡,朋自五洲來。山色浮螺髻,湖光入酒杯。瀾安天遠大,世盛道宏恢。憂樂同今古,新詩帶笑裁。
幾年分教向長沙,此日摛文在帝家。清禁日斜還視草,白門朝退暫看花。玉壺載酒多同醉,青鬢流年想未華。近得故人天上別,感君傳語問煙霞。
一局覆清晝,停針輒按譜。兩兩喧笑雜,子落未遑數。校情孰爭先,不擬孤注賭。只此就郎嬉,春殘或可補。屬耳偏有人,徘徊至亭午。花飛怕著身,業除諸惱苦。釧響隙邊度,影匿光吞吐。聊試定中禪,寂寂天機舞。
白玉雕釵燕,黃金鑿步蓮。簫吹鳳臺女,花獻蕊宮仙。香霧團銀燭,歌云撲錦筵。請將供奉曲,同賀太平年。
海上三山璧月明,人間誰識許飛瓊。秋風吹上青鸞背,未散天香與素英。明月珠衣翡翠裳,冰肌玉骨自清涼。不隨王母瑤池去,來侍維摩病幾旁。
隔歲寒梅壓路橫,過年風檻紙窗鳴。巖扉靜掩涓涓戶,山閣俄開郁郁城。新表佇歸華鶴語,生芻與悵白駒行。松堂丙舍仍招隱,投老看君誓墓情。
春草綠芳洲,清江繞舍流。芹香低渚燕,波影媚沙鷗。風帶初聞笛,花藏罷釣舟。滄浪千古意,何處問巢由。
午夜一折痕,深月忽重置。湛冷黑色光,延流思維里。春風交寒過,荒原三百里。初生迷迭香,青綠滲風起。葳蕤并縱橫,輕藍與暗紫。殘留記憶間,淡香時虛止。神諭又千年,永恒或已死。痛苦終不及,訣別只相似。沈湮慣如常,轟然白浪壘。欲往復忘之,啼笑堪罔祀。
門前賓客偶相投,忽忽浮生五十優。君貴我貧俱是分,敢將丘壑傲王侯。
碧云屯午風熏熏,五弦曲奏玄霜紋。湘皋野龍拔新玉,擁鱗健角蕭蕭綠。蕙香小妓扇輕羅,半掩櫻唇試新縠。金丸落落弦紅脂,石池青鈿溢碧漪。
洞生毛竹綠猗猗,枝干扶疏滿洞垂。傳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許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