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作
漂泊何須遠,離鄉即旅人。
吹薪嘗海品,書刺謁田鄰。
家寄寒衣少,山來曉夢頻。
小兒仍病瘧,詩句竟無神。
漂泊何須遠,離鄉即旅人。
吹薪嘗海品,書刺謁田鄰。
家寄寒衣少,山來曉夢頻。
小兒仍病瘧,詩句竟無神。
漂泊不一定非要去遠方,只要離開家鄉就是漂泊的旅人。燒柴做飯品嘗海邊的食物,遞上名帖拜訪當地的鄰居。家中寄來的寒衣很少,山間的景象常常進入清晨的夢境。小兒子還在患瘧疾,寫下的詩句竟也沒了靈韻。
吹薪:燒柴。
書刺:書寫名帖。古人拜訪時用名帖通報。
謁:拜訪。
田鄰:田地里的鄰居,泛指當地鄰居。
病瘧:患瘧疾。
無神:沒有靈韻、神采。
推測詩人可能是因生計或其他原因離開家鄉,在異地漂泊。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不穩定因素,導致人們為了生活四處奔波。詩人在漂泊過程中面臨生活的艱辛,家中又有親人患病,從而寫下此詩抒發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之苦和對家人的牽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描繪生活困境。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普通文人漂泊時的真實心境。
梓庭遺澤恨,姜渡野芳情。春晏長蘭媚,風徐一鷺輕。恩波天上蕩,光岳檻邊明。夜半洲前笛,如聞咽瀨聲。
湖翁閒白晝,云榭寄清觴。流水琴聲遠,寒潭釣餌芳。廟堂新鶴發,璽誥舊龍章。對景添懷抱,扁舟系夕陽。
朝來爽氣致西山,孰愈嚴州百里間。傭販懸知盡冰玉,不惟二士眇難攀。
有山如此可忘看,政恐輕舟下急灘。卯酒一杯扶病起,秋風千里怯衣單。
不識紅塵有利名,
閒聽幽鳥靜看云。
羲皇世上無窮樂,
曝背茅檐策幾勛。
天樂何因向地鳴,
果然虛谷自傳聲。
華陽更奏宮商調,
聊引群仙下洞庭。
三一舊傳神咒,
十神今濟時艱。
愿挽靈旗北指,
為君直搗陰山。
恨不偷閑日日來,詩懷一度一為開。
小箕山下重經過,忘卻今年第幾回。
許國才年少,胡為絕塞行?
一身憑漢節,匹馬出長城。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劍明。
燕然何處所,石上自題名。
鳥目山邊澗路長,登臨重問耦耕堂。
休文舊宅荊扉掩,孝穆遺齋竹徑荒。
名重空傳歸黨籍,位高那許謝巖廓。
蘼蕪往事成銷歇,只有流泉送夕陽。
細編青篾高為蓋,密斗朱欄大作船。
準擬使君清興發,銀笙玉笛醉紅蓮。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
情高轉抑,思往難回,悽咽不成清變。
風際斷時,迢遞天街,但聞更點。
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
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閒庭院。
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
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
料南枝明月,應減紅香一半。
久眠褐被為居士,
忽掛緋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
廬山未要勒移文。
捲筠簾,金梭忽溜,青林已非昔。倚闌干立。訝老桂黃邊,猶露春色。幾絲帶雨蔫紅濕。鶯穿亦愛惜。為載酒、向曾聽處,相逢如舊識。
巡檐覷花太零星,翻疑狼籍后、東風留得。記前度,尋芳事,夢中游歷。又誰料、敷聲似訴,重喚起、秋窗拈賦筆。便杜老、斷無吟句,也應題醉墨。
主人愛我累千觴,贈我珍珠字數行。相劍不逢雷煥子,彈琴誰遇蔡中郎。中年哀樂頻搔首,往日鶯花只斷腸。聊為雞聲一興舞,晨星三五在東方。
疏慵無計遣韶光,飲酒游山學孟陽。得意逢場皆露電,生來憎命豈文章。筆刀制錦能藏拙,風剪裁春半屬狂。惹起深閨窮女恨,嫁衣終日為誰忙。
雀啄黃花滿眼蒿,雁連云影下空濠。
投人自賤隋明月,無褐空思秦復陶。
碣石寒砧催玉露,廣陵秋樹接銀濤。
應知雨雪前途盛,歲暮誰憐左伯桃?
古人不可見,古書今可求。
尋源謝潢污,至味捐珍羞。
朝曦去還至,夜炬燃復休。
從此飽文字,不聞饑餓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