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來人二首 其二
十口同離北,今成獨鴈飛。
饑鉏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
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十口同離北,今成獨鴈飛。
饑鉏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
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一家十口一同離開北方,如今卻像失群孤雁獨自南飛。饑餓時到荒寺鋤菜充饑,貧困中只能穿著淪陷區的衣服。權貴人家歌舞宴樂鐘鼓喧鬧,戰場上的偵察騎兵卻稀少。我這把老骨頭將死在閩地,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車駕回歸。
十口:指全家。
獨鴈:即孤雁,鴈同“雁”。
鉏:同“鋤”。
陷蕃衣:淪陷區的衣服。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翠鑾:皇帝的車駕,這里指代皇帝。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北方淪陷,許多人被迫南遷。詩人作為北來人,目睹了社會的動蕩、人民的苦難以及權貴的荒淫無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南宋時期社會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難,突出權貴與百姓生活的巨大差異。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時代風貌的佳作,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況。
遠道迢遙憶帝城,懶從潘岳賦西征。自非白社皆塵境,獨有青山不世情??吐窡煵ǔ钜拙?,閒居風月喜雙清。竹林小阮偏多興,我亦沙鷗戀舊盟。
猶憶當年歌畫空,乘歡直欲舉千鐘。韶光半老不相識,樂事一生能幾逢。戲蝶狂蜂隨意好,閑花蔓草向人濃。當壚春色今何在,病酒相如臥蜀邛。
鳴瑯步天闕,赫若聲光馳。東平得良輔,早酬明主知。分牧佐南荒,慈和誕敷施。旁諏歷巖曲,炎熇濯清漪。忽投簪紱去,偃蹇江之湄。孤標振名流,壽樂理亦宜。遽然杳仙馭,遺音嗣靈輝。
柳色方濃別玉京,程程又值石龜城。山重水復人千里,月苦風酸雁一聲。上國春風桃葉渡,東陽寒食杏花餳。楚魂蜀魄偏相妒,兩地悠悠寄此情。
麟溪寂寞雨聲愁,嘆息英雄事業休。赤手持家諸弟顯,銳心倡學盛名留。龍亡虎逝憐陳跡,鶴怨猿驚鎖故丘。疏拙忝為門下士,傷心詎忍過西州。
柳眼詫紅飛雨,蝶心嗔綠沾衣。一嗔一詫憾情微。我心猶繾綣,斯意已翩飛。誰個不曾憐惜,奈何屢屢相催。便落泥塵作紅堆。此身拼一劫,來日復芳菲。
妾意一何長,春光一何短。良人游冶郎,去去不知遠。含桃石竹花盡紅,房櫳蝴蝶醉春風。令人翻愛遠離別,孤絕相思情更濃。
孤桐飽秋風,響作霜天鴻。手翻九嶷色,下墮瀟湘中。誰言一寸路,不成西與東。誰言少年時,不成衰老翁。欲使膠漆意,通君山水衷。嘗恐金石奏,復為鄭衛工。所悲百年內,徒然羨華嵩。華嵩有終極,愁淚終難窮。愁淚一入地,春風無碧叢。
西湖鶯燕太猖狂,罵葉穿條鎮日忙。寄語明年□海曲,不知何處是吾鄉。
櫪馬苦嘶風,徘徊戀竹叢。寒聲御溝水,月色建章宮。小袖禁花艷,衰顏借酒紅。他年文字飲,能復憶城東。
蟬避濃炎靜不嘩,東憐伊軋繰絲車。豆棚瓜架野人家。翠莢嫩堪浮茗氣,黃雞肥欲待姜芽。閑搔短發日西斜。
金虎戒西維,蓐收整嚴轡。大司告祥刑,狴犴宣幽氣。際海幬皇休,偏遐靡不愾。穆哉畫象仁,在宥群生暨。于繹江之南,帝甸交華裔。地大物以厖,民嚚俗始異。孰使麗爰書,紛然籍獄吏。綸言渙圜棘,星車動軒輊。奏讞布矜慈,羅拘蕩冤滯。鷹鹯競草飛,豺兕恣林噬。行矣慎平反,亂庶方螗沸。
美爾多賢友,書中姓氏留。明春來茂苑,之子識西舟。王霸從無種,文章自有秋。田園何必問,吾道本云浮。
高僧隱青山,宴坐咀白石。不知幾何年,人猶訪遺跡。顧我頑鈍姿,但知能肉食?;厥籽龈唢L,捫心有慚色。道人厭塵紛,萬乘挽不住。愧我未得歸,見之愈增慕。奎畫儼若新,真容宛如故。舊隱雖寂寥,山靈尚可護。
長江萬里從西來,直走東海何雄哉。金山涌出浪花里,近對北固青崔嵬。我嘗放舟京口宿,擬叩山門快遐矚。平明潮漲催解維,水影山光空滿目。住山開士江海人,卓錫棲禪今幾春。邇來膺召游上國,校讎秘閤從詞臣。退朝迎我維摩室,手啟瑯函展湘帙。青宮少師希世才,滿紙縱橫揮綵筆?;腥恢梦医疸y宮,曇華亂落江天風。妙高臺上月輪轉,海門日照扶桑紅。便欲因之訪三島,側身飛度東溟曉。三山弱水一杯中,俯瞰齊州拳石小。自慚凡骨非仙姿,江山咫尺成天涯。飄纓忝入青瑣闥,晝長獨坐勞相思。何當灑翰巉巖壁,剝蘚題名紀游歷。狂歌起喚騎鯨仙,我亦瀛波釣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