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叨第贄合州甘守 其一
吳門捍蔽重夔渝,兩地藩籬屬釣魚。
自昔無城當蜀屏,從今有柱壯坤輿。
軍心鐵石高深里,敵膽灰塵筑鑿余。
看偃天戈閑夜月,朗聲讀破磨崖書。
吳門捍蔽重夔渝,兩地藩籬屬釣魚。
自昔無城當蜀屏,從今有柱壯坤輿。
軍心鐵石高深里,敵膽灰塵筑鑿余。
看偃天戈閑夜月,朗聲讀破磨崖書。
吳門的屏障,夔州和渝州很重要,這兩地的藩籬是釣魚城。過去沒有堅固城防時它就是蜀地屏障,如今有了它更讓大地雄壯。軍心像鐵石般堅定藏于高深之處,敵人的膽氣如灰塵在筑城鑿石間消散??茨潜鏖e置在月夜中,人們朗聲誦讀著磨崖上的文字。
吳門:泛指蘇州或泛指東南沿海地區。這里可能指東部防線。
捍蔽:屏障。
夔渝:夔州和渝州,今重慶奉節和重慶一帶。
藩籬:籬笆,比喻屏障。
釣魚:指釣魚城,位于今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是南宋抗擊蒙古軍隊的重要軍事要塞。
柱:比喻釣魚城像支撐大地的柱子。
坤輿:大地。
偃:放倒。
天戈:指兵器。
磨崖書: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可能是與軍事、勝利等相關的記錄。
“庚子”可能是公元1240年或1300年等,結合詩中提及釣魚城,推測可能是南宋時期。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南下,四川地區成為重要戰場。釣魚城在抵御蒙古軍隊的進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詩人在考中科舉后向合州甘守進獻此詩,可能是為了表達對合州軍事防御的贊賞和對局勢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釣魚城的戰略意義和宋軍的堅守。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豪邁,意象鮮明,生動展現了軍事防御的重要性和勝利的希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南宋軍事防御和社會情況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脯麟炮鳳飲鯨吞,肯學寒儒嚙菜根。
琴古無階登舜殿,詩窮作祟客羌村。
可憐書畫科俱廢,誰謂文章技未尊。
世上金臺隨處有,吾貧聊復贈君言。
去國親朋風雨散,惟君從步至徐州。
時清相有客云意,力薄吾無薦禰恩。
遠遯猶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修門。
忽聞社友傳新訃,枯目滂然有淚痕。
君于外物一毫輕,七聚爭看錦晝行。
昔苦缿筩無路達,今欣蠟燭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饑民待再生。
前哲貴分人以德,獨清不若眾皆清。
赤帝雖然張火傘,素娥亦自涌冰輪。
門無賓客臨羅爵,庭有兒孫賀紱麟。
晚節抽身還故里,他時留面見先人。
星翁未解吾儕意,猶說君王獵渭濱。
皇朝盡卻九州貢,閩荈猶先百草花。
正焙頭綱馳御府,斜封三印到山家。
秘藏蔡錄珍無價,快覩侁星遠有華。
縱使搜腸五千卷,安能視草更操麻。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場中竟策勛。
徑以文辭擢臣向,俄而科第與劉蕡。
上方好問經疑義,予不能通史闕文。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偶然傾蓋欣初識,驀地分襟惜久暌。
太末謾稱三語掾,上林未借一枝棲。
空煩樗叟招魂些,頼有薇郎積善題。
他日廣文燎黃誥,原頭鶴表與云齊。
不覺朱明變素商,螢穿戶牖燕辭梁。
牢愁五鼓尤難睡,薄冷單衣未易當。
誰伴子綦同隠幾,亦無法喜共禪房。
殘骸到了猶貪愛,仙圣前頭自炷香。
信庵墨戲古無之,元氣淋漓爾許奇。
特與此翁揮匹楮,不為彼相作橫枝。
秘藏掃雪輞川畫,曾序調羹沂國詩。
九十老農尤寶惜,時時開卷拂蛛絲。
昔年尚友先君子,晚見賢郎自策名。
芹泮佩衿尊鄭老,桐江譜牒派玄英。
譽髦孰不觀朝彩,耄齒吾難主夏盟。
若見監州煩問訊,必分風月照寒檠。
已掛朝冠了,煩君寄道冠。
頭蓬不梳久,發禿欲簪難。
簡便烏巾贅,清羸鶴氅寬。
兒童怪崖異,便作羽流看。
內辭狨橐外菟符,巾褐蕭然一老儒。
床上亂書眠當枕,卷中警句摘為圖。
雨寒裹飯故人少,雪夜扁舟今世無。
惟有徐君真好事,高軒肯自福之莆。
公論無過月旦評,吾衰安敢主鄉盟。
觸蠻力勸休爭戰,猿鶴相安不怨驚。
髧彼兩髦呼作友,長吾一日敬為兄。
前身定是徐先輩,延壽溪頭了一生。
商山昔有卑辭召,傅野今無審象求。
世態眾狙更喜怒,市聲百鳥各喧啾。
力耕且趁農東作,懶出難陪知北游。
九萬里天渾是月,夜深無伴獨登樓。
覽鏡無方染白髭,垂車有疏叩丹墀。
故將軍老班師后,村校書貧散學時。
百歲電光俄變滅,一場春夢莫尋思。
籬邊尚有開殘菊,亂插烏巾策杖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