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古戰場
山斷塞初平,人言古戰庭。
泉冰聲更咽,陰火焰偏青。
月落云沙黑,風回草木腥。
不知秦與漢,徒欲吊英靈。
山斷塞初平,人言古戰庭。
泉冰聲更咽,陰火焰偏青。
月落云沙黑,風回草木腥。
不知秦與漢,徒欲吊英靈。
山巒斷開,邊塞剛剛平整,人們說這里是古代的戰場。泉水結冰,聲音更加悲咽,陰火的焰光格外幽青。月亮落下,云與沙一片漆黑,風回旋處,草木散發著血腥。不知道這里經歷的是秦代還是漢代,只是空自想要憑吊那些英靈。
斷:斷開。塞:邊塞。
戰庭:戰場。
咽:形容泉水聲音悲切。
陰火:磷火,俗稱鬼火。
云沙:云與沙,形容夜色中朦朧的景象。
徒:空自,白白地。英靈:指古代戰死的將士的靈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歷途中經過古戰場,看到眼前荒涼凄慘的景象,聯想到古代戰爭的殘酷,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時期,但戰爭的創傷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這首詩主旨是憑吊古戰場英靈,感慨歷史滄桑。其突出特點是環境描寫出色,營造出強烈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展現了古戰場的風貌和詩人的情思。
笑破小桃腮,滴倦嬌楊淚。每遇東君不自持,漂泊何由悔。雁足惜裙紅,麈尾凝眉翠。細搗煙霞入舊醅,獨品重重味。
芙蓉開港二,一路入紅云。露濕光猶泫,波明影自分。仙人四酒棹,游女妒羅裙。若共荷花撥,秋風豈屬君。
攜酒來尋桃葉渡,聽歌共上木蘭舟。人當醉極偏矜醒,歡到關情反作愁。疊浪遠山描淺黛,媚人明月趁清秋。朱欄曲曲香風散,絲管聲中笑韻流。
譙鼓鼕鼕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隔壕喝問無人應,怕恐人來捉眼生。
歸途擬向城中去,論舊翻驚人已非。悵望敬亭煙雨外,平生漫說謝玄暉。
啼殘野鳥春歸去,開遍好花人不知。向曉高堂對青鏡,蕭騷惟見鬢邊絲。
文章早歲愧盧前,心死如灰不復然。魚目混真非易識,驪珠出海事虛傳。飛鳴何敢分鸮鳳,枕漱惟應近石泉。幾度打頭風雨惡,碧桃紅杏自年年。
田夫踏車如踏弩,田婦踏車心更苦。老天不雨將奈何,稻隴看看作焦土。我行見此三嘆息,欲助農忙恨無力。假令一旱似往年,豈獨憂貧復憂賊。我雖七尺金紫身,圣恩許作歸耕人。詩書不了糊口計,與爾將來同苦辛。擊鼓揚旗禱神福,且莫先憂食無粥。賢侯恤民天所憐,好雨時來歲還熟。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真是瑤臺月下仙,徐熙落墨若為傳。輸他巧思紅裳女,寫出幽姿意宛然。
翁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絕奇。墨暈淺深行筆意,紅光上下吐珠時。名高擅世無他手,語硬盤空況此詩。散發不知何處去,想應龍尾學騎箕。
珂馬長安道,趨陪幾見秋。那知遷轉地,翻動別離愁。光祿詩名遠,容臺禮數優。空山中夕夢,長繞鳳凰樓。
舟泊風林一雁聲,白蘋紅蓼共思君。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遍折鏡中花,填作忘憂枕。百變陰晴一夢消,紅灺馀香沁。爻課鎮無憑,戲語偏成讖。倚醉相邀醒后身,林下裁云錦。
荒荒憑故壘,傳是石頭城。照返三山影,江流六代聲。露華臨夜白,天氣入秋清。俯仰悲人代,還看月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