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涼湖邊放步
暑氣湖山薄,晚風巾袂涼。
蟬鳴便柳蔭,鷺立領荷香。
大舸鼓聲遠,小軒茶味長。
獨游元更好,細細踏斜陽。
暑氣湖山薄,晚風巾袂涼。
蟬鳴便柳蔭,鷺立領荷香。
大舸鼓聲遠,小軒茶味長。
獨游元更好,細細踏斜陽。
湖光山色間暑氣已漸漸消散,晚風吹來,吹拂著我的衣巾,帶來絲絲涼意。蟬在柳蔭里歡快鳴叫,白鷺站立在荷塘,仿佛引領著荷花的香氣。遠處大船上傳來的鼓聲隱隱約約,小軒中飄出的茶味悠長。其實獨自游玩更好,我慢悠悠地踏著斜陽前行。
薄:減弱,消散。
巾袂:巾和衣袖,泛指衣巾。
領:引領,這里有帶來、散發之意。
舸:大船。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元:同“原”,本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夏日傍晚湖邊景色可推測,是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詩人于傍晚時分來到湖邊散步,被眼前的美景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心境閑適愜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夏日傍晚湖邊的美景,展現詩人閑適的心境。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動靜結合,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丙寅元祐初年冬,
賀老困寓京塵中。
無心炙手權門熱,
曝背晴陽坐屋東。
容貌天黥二十年,
刳腸一洗悵無緣。
祇今縱使逢醫緩,
卻顧霜毛已颯然。
江城孤月兩重圓,
襟枕頻移只在船。
誰遣梅花中夜落,
數聲橫笛小樓前。
空階璧月團珠露,分外玲瓏。人是春風。吹得銀缸一片紅。
水晶簾下深深見,略耍朦朧。萬事飄蓬。收拾繁弦急管中。
黃河之源不可窮,蒼莽莽騰自天上。千里一曲趨巽隅,真見禹門疊層浪。
滔滔萬派爭一門,一門一落幾千丈。怒流忽抵秦雍間,上有雙峽扼其吭。
屹然岳勢分東西,怪石崚嶒怒相向。我聞此間龍所宮,尺木欲借洪濤壯。
中流飆忽涌驪珠,千瀑萬瀑勢懸放。水華的爍犯斗牛,水勢崩奔裂崖嶂。
日腳倒射電光寒,風霆白晝驚寥恍。洶如巨石忽推頹,轟若奔車斗萬兩。
又如鼓戰爭強雄,萬馬驤騰不相讓。忽憶鴻濛象帝先,龍門突兀始誰創。
偉哉微禹吾其魚,疏鑿鴻功誰與抗。豁然一洗平生胸,鸛雀樓頭恣遙望。
今朝發興登龍門,蒼茫百頃如沈瘴。山氣凜凜隨陰風,卻令耳目得清曠。
始知秋氣橫太虛,豪吟對此空惆悵。
路入千巖紫翠深,溪山好向夢中尋。
松風洗凈笙歌耳,泉石挽回花柳心。
曲水流觴追禊事,茂林修竹是山陰。
蘭亭舊墨空磨滅,俛仰人間成古今。
一日陰晴屢看天,晚收伊始兆豐年。
揚花恰遇秋陽暴,擷實頻驚宿雨綿。
手執瓣香虔拜禱,心懸釐祝凜冰淵。
浮云終惜東風掃,枉使愚忱苦自煎。
春江一棹橫飛,趁荻筍初尖,鴨波如縠。此行真為,雙峰聳翠,兩湖明淥。
繁華南渡事,剩萬柳、搓金梅綻玉。卻還見、處士山前,珠殿壓云高矗。
當年落葉西風,記瘦杖才停,短篙爭逐。酒邊樓閣,茶邊亭榭,眼中猶熟。
僧廊殘句在,試細撥、籠煙尋舊竹。好追取、鐵笛風流,更添新曲。
事事知心自古難,平生二老對相看。飛來遺札驚投箸,哭到荒村欲蓋棺。殘藁未收新畫冊,馀貲惟賣破儒冠。布衾兩幅無妨殮,在日黔婁不畏寒。
五岳填胸氣不平,談鋒一觸便縱橫。不逢黃祖真天幸,曾怪稽康太世情。掃榻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料應塵海無堪語,且試驂鸞問紫清。
百結懸鶉兩鬢霜,自餐冰雪潤空腸。一生惟得秋冬氣,到死不知羅綺香。寒貰村醪才破戒,老棲僧舍是還鄉。只今一暝無馀事,肯要青蠅作吊忙。
十年相約謝風塵,天地無情隕此人。亂世逃禪聊解脫,衰年哭友倍酸辛。關河泱漭連兵氣,齒發蒼浪寄病身。泉下有靈應念我,白楊孤冢亦傷神。
徒稱館舍三千客,
豈救長平百萬軍。
焉在平原多得士,
功名翻屬信陵君。
舟橫別港赴鷗約,人立斜陽等燕歸。心事一春拈不出,兩堤楊柳又綿飛。
片云篩雨過橫塘,襯斷蘋風作晚涼。意快短檠推不照,柳邊聽月對啼螀。
相望久離索,相悲各問年。
深知塵網惡,且作地行仙。
恍入春風座,并瞻霽月天。
北窗高臥候,軌跡繼先賢。
望望石門縣,秋煙路欲迷。
村深忘遠近,月出辨東西。
桑影過橋密,蟲聲傍水低。
吾衰怯風露,敢后暝雅棲。
小心事貴人,眉睫博意氣。巢由拜馬首,士亦各有志。
呼來坐堂下,微筦煩顧視。環指座上客,是子覺稍異。
三公間九卿,勉矣行自致。馳歸語細君,此是親傳示。
莊生未聞道,李耳故疏脫。干將不示人,鉛刀稱善割。
古來青冢上,誰為表清濁。彼哉柴桑君,耽詩詭寂寞。
公田忍不收,乞食徒取薄。馬安稱巧仕,潘生嗟宦拙。
萬物各枯菀,造化何區別。達士賤權奇,名花厭高格。
蟋蟀知風寒,鴻雁知霜冽。泛泛水中鳧,稻粱謀亦得。
花發大堤西,花發大堤東。策馬誰家子,蹀躞凌春風。
行道各借問,名父忝上公。郁郁守貧賤,執鞭甘所從。
采采東籬菊正黃。西風簾卷近重陽。揮毫寫得幾痕霜。
雅韻也如人意淡,秋容偏耐月波涼。高懷晚節豈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