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石屏 其一
赤地我民苦,寸心天我知。
元元爭救死,凜凜強扶危。
備具先三日,憂端彼一時。
倏然返生意,人力豈能為。
赤地我民苦,寸心天我知。
元元爭救死,凜凜強扶危。
備具先三日,憂端彼一時。
倏然返生意,人力豈能為。
大地一片荒蕪,百姓生活困苦,我憂民的心意只有上天知曉。百姓們都在拼命掙扎求生,我懷著敬畏之心努力扶持危局。提前三天做好各種準備,憂愁也在那一時涌起。轉眼間百姓又有了生機,這哪里是人力能夠做到的呢?
赤地:形容災荒后寸草不生的景象。
元元:指百姓。
凜凜:嚴肅而令人敬畏的樣子。
備具:準備齊全。
憂端:憂愁的思緒。
倏然:忽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遭遇嚴重災荒,百姓生活艱難。詩人面對這樣的局面,積極救災,在看到百姓情況好轉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災荒時百姓的苦難和詩人的救災努力,突出上天在拯救百姓中的作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的災荒狀況和文人的濟世情懷。
白白紅紅相映開,迎春破臘要爭魁。誰知月上紗窗后,一種橫斜度影來。
玉斧仙家巧斲磨,六丁推出涌金波。乾坤萬里俱涵壁,歲歲無如此夜何。
我是東陽老布衣,沈腰銷瘦勝當時。非常胸次能無酒,如許江山政要詩。今古可驚渾似夢,英雄未死恰如棋。齊梁耆舊俱塵土,落日荒城草木悲。
東布煙蘿,西排雪柳。秦川渭水添清秀。四方八表涌金蓮,祥光瑞氣輕輕覆。九轉經營,一時功就。自然玉殿成無漏。三清高坐寶花臺,誰知此景無中有。
西風裊裊水鱗鱗,一曲離歌淚滿巾。殘柳數株鷗數點,夕陽江上送歸人。落木長亭獨客回,蹇驢聊可當駑駘。還山須種千株杏,等待仙華道士來。
其虛既亟寸心涼,桃偶登臺國未昌。忍說幽燕百年恨,漸枯江漢九回腸。風生木杪云遮月,夢墜波心海換桑。便欲同車歸去也,嗟哉我馬正玄黃。
依依涉野水,渺渺渡秋陰。短褐北風急,布帆南斗深。行酬丈夫愿,乃見故人心。莫作長回首,因風惠好音。
高松多悲風,蕭蕭清且哀。南山接幽壟,幽壟空崔嵬。白日徒昭昭,不照長夜臺。雖知生者樂,魂魄安能回。況復念所親,慟哭心肝摧。慟哭更何言,哀哉復哀哉。神仙不可學,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為我門。雖復隔幽顯,猶知念子孫。何以遣悲惋,萬物歸其根。寄語世上人,莫厭臨芳尊。莊生問枯骨,三樂成虛言。
禁鐘曉初歇,騎出城東門。惜君有遠役,相攜薦芳尊。君本瑣闥彥,忠言動天閽。起居今十載,廷謝初蒙恩。西南萬馀里,滇江浩沄沄。軺車足時雨,憲節明朝暾。丈夫挾壯氣,撫此歲月奔。紅芳漫春色,青松自霜根。迢遙古南服,慷慨扶風孫。行臺知有道,后會須重論。
渺天涯,正關河秋老,霜信到蒹葭。掠水橫斜,臨風斷續,殘夢時繞平沙。盡消受、菰青露冷,背落日、分影別昏鴉。永夜孤懷,伴砧隨月,凄迸哀笳。江上偶逢邊侶,問前經游處,是也非耶。迷壘云黃。垂煙黍熟,清景猶憶些些。漫惆悵、衡陽望杳,怕瀟湘、歸去已無家。寂寞荒江歲晚,還倚蘆花。
碧嶺何崔巍,行云日縈回。相看不相厭,怡爾重徘徊。衣裳炫爛資爾補,蛟龍早晚憑爾雨。秋風吹動桂花香,跨騰直抵清虛府。
英賢濟濟,聚首一堂。商搉疑義,剖晰毫芒。鳳毛麟趾,規圓矩方。日新月盛,篤實輝光。
長劍倚天外,永夜蛟龍吟。霜刃小玷缺,棄置荒江潯。朽鈍等鉛刀,剝蝕歲月深。一朝蒙淬礪,寒風起陰森。敢復試盤錯,幸免沙泥侵。
下山如井上如梯,亂石嵯岈割馬蹄。正是行人行不得,鷓鴣更在隔林啼。
我生詩酒弄林泉,紫詔三呼出洞天。高視塵寰但蚊睫,冷看時輩聳鳶肩。山間已袖嬰鱗手,物外今還釣月船。若使兒曹知此樂,人人同得地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