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頼若谷存齋
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
其止涵空明,其潰汩泥滓。
操之恍若遺,舍之渺何倚。
瞬息茍不誠,愚智從此始。
一篇中庸書,千古防意壘。
吾子善守之,勉勉集眾美。
獨不見鄰家翁,驅雞呼犬斜陽中。
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
其止涵空明,其潰汩泥滓。
操之恍若遺,舍之渺何倚。
瞬息茍不誠,愚智從此始。
一篇中庸書,千古防意壘。
吾子善守之,勉勉集眾美。
獨不見鄰家翁,驅雞呼犬斜陽中。
內心這片天地,清澈平靜如靜止的水。靜止時能包容空明之景,潰決時則會裹挾泥渣。把持它時恍惚若有所失,舍棄它又茫然無所依憑。倘若瞬間不秉持真誠,愚蠢和聰慧便從此分野。一篇《中庸》之書,千百年來都在防范意念的壁壘。你善于堅守它,勤勉地匯聚眾多美德。難道沒看到鄰家老翁,在斜陽中驅趕著雞犬嗎?
湛湛:清澈的樣子。方寸天:指內心。
清泠:清涼、清澈。
潰:決堤,這里指內心失去平靜。汩:裹挾。
操:把持。恍若遺:恍惚好像有所丟失。
舍:舍棄。渺何倚:茫然無所依靠。
瞬息:極短的時間。誠:真誠。
中庸書:指《中庸》,儒家經典之一。
意壘:意念的壁壘,指不良的意念。
吾子:對對方的敬稱。
勉勉:勤勉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追求世俗利益而忽視內心修養的現象。詩人可能是看到友人賴若谷有堅守正道的傾向,為了鼓勵他繼續保持,寫下此詩進行勸勉。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堅守內心的真誠與美德,防范不良意念。其特點是將抽象的哲理與具體的生活場景相結合,通俗易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儒家修身養性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時難盆甑久無膻,夢寐何郎食萬錢。
一臠乍驚肥羜美,五紽應喜敝裘全。
好從牛炙論莼菜,堪笑河鲀詠柳綿。
彈鋏得魚良不惡,先生何用鄙烹鮮。
一樽芳酒起沉煙,絕勝紅裙擁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華秋氣共清圓。
佳時令我思韓愈,好夢逢君想惠連。
老大不知追逐樂,卻因妍唱惜流年。
入室芝蘭氣不殊,逢君還憶見君初。
梅花正喜春懸鳯,藿葉俄同夏鲙魚。
下榻舊聞看孺子,負荊誰復謝相如。
艱難正詘平戎策,及早東游叩帝居。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膠庠。六年得一第,自謂貴且昌。衽席不知戒,飛黃中道僵。三閱大淵獻,歲月亦已長。
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忠言類良藥,苦口不見嘗。那知兵火余,獲見同舍郎。來丞濡須郡,兩歲依余光。
邂逅偶及此,為之淚淋浪。高義藉激薄,美政稱扶傷。康沂富邦國,何獨歌王祥。
江城四月盡,麥熟梅子黃。歸歟佐吾君,談笑躋羲皇。遙應不可留,船頭鼔其鏜。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豈容輕慍喜。白首如新傾蓋歡,誰解乘閑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千里。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能致此。
為言前歲在金沙,幽討窮探徧山水。論文獲與阿逢游,賸馥殘膏丐猶子。
是行來赴徐卿召,昨日扁舟方戾止。阿逢聞是公僧彌,予乃阿逢門下士。
知公閑放今杜門,所舍與公殊密邇。何妨旦夕侍杖屨,執經仍與諸郎齒。
過從彈指見周星,入室芝蘭被蕸?。須知四海皆兄弟,高義似君誰可比。
徐卿報政趣歸朝,畫鹢高檣艤江涘。明朝車騎遂東還,有便時時遺雙鯉。
泉沸雞籠山下林,潯陽曾記尺余深。
濯鮮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蓋我心。
物態漫勞私曖曖,靈源當信匪今今。
簿書汨沒塵埃久,附驥何時遂滌襟。
山前羅萬松,邀我行數里。
不知幽人居,但愛亂峰峙。
新晴翠似潑,乍熱汗如洗。
幸獲聽潺湲,何妨濯清泚。
西湖春晚未全熱,湖上山光互明滅。
往來冠蓋競駢闐,斷續笙簫共伊咽。
我憐湖山山見憐,波間涌出佳人鈿。
太真一去不復返,圓荷萬點臙脂錢。
船頭美眄珠的皪,不必洞房深處覔。
忽然相值更相呼,嫩藍衫子山爭碧。
腸斷騷人一軸詩,細看煙柳想腰肢。
明年我亦西湖去,遲日光風二月時。
平生最愛煙水閑,不知歲月磨江山。
干戈七載厭奔走,清霜夜入飛蓬間。
我家山水擅平遠,未向郭熙見秋晚。
驚鴻斷處抹微云,野水盡頭橫翠??。
林塘綠浄明拒霜,似與楓葉驕秋陽。
東坡山谷妙言語,珠玉倍增山水光。
亂離記得承平日,政出多門事如髪。
傷心北猗歸何時,園苑荒涼萬年石。
無慮無營得自如,亂紅狼籍綠陰初。
莫貪視盜誅鋤術,輕換齊民種蒔書。
風物最憐清且好,賓朋那患數斯疏。
高談亹亹還終晷,坐覺庭花影上裾。
春寒不肯去,谷雨猶裌衣。
溪流灔池塘,遠看綠生漪。
識君恨不早,語離我心悲。
行行欲何往,丞郡金房西。
江上驚風夜穿屋,扁舟正艤沙頭宿。
燈寒屢剔短檠青,酒暖孤斟老盆綠。
更闌艇子催人起,泥汊而今趁朝市。
披衣踉蹡出馬門,凌波逐浪來江豚。
鳴櫓嘔啞濺飛雨,靜聽依稀似人語。
月城百里指顧中,只好張帆使風去。
詩濤難放筆頭干,歸及初晴素魄圓。
善譽敢論當世比,佳萹應任老夫傳。
凌云列岫堆螺髻,出水新荷點翠鈿。
報政還朝知不晚,追隨能復記當年。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駭里閭。
一井深藏緣底事,百年不出待潛夫。
棄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氣漸蘇。
微物廢興猶有定,此生窮達漫長吁。
年逾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縱談。
閱史舊甞疑夏五,參禪今遂薦前三。
飲闌卻怪清樽惡,饑甚猶憐糲食甘。
交態物情何足較,邇來爐鼎興方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