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遇卿二白韻
晚來云色半濃淡,云外青山知有無。
才出六花夸舞女,又飛一白慰農夫。
久無人說平淮事,空有天生訪戴圖。
憂國寸心同皎潔,詩肩如鷺更清臞。
晚來云色半濃淡,云外青山知有無。
才出六花夸舞女,又飛一白慰農夫。
久無人說平淮事,空有天生訪戴圖。
憂國寸心同皎潔,詩肩如鷺更清臞。
傍晚時分云彩顏色半濃半淡,云外的青山隱隱約約不知是否真的存在。剛剛飄出雪花好似夸贊舞女的舞姿,又飄起大雪慰藉了農夫。很久沒有人再提及平定淮西之事,徒有像王子猷雪夜訪戴那樣的畫面。憂國的心意同樣皎潔,詩人的肩膀如同白鷺一般清瘦。
六花: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花”稱雪花。
平淮事:指唐代平定淮西藩鎮之亂一事,這里可能借指當時的一些軍事或政治事件。
訪戴圖: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的典故,王子猷在雪夜乘船去拜訪戴逵,到了門口卻又返回,人問其故,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清臞(qú):清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憂國寸心同皎潔’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或不穩定因素,詩人既有對自然的欣賞,又心系國家命運。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憂國之情。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典故相結合,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懷。
雨意云情滿畫樓,蹣跚勃窣少年游。亦知今夕娟娟影,不向尊前照白頭。
江邊又寒食,傖客奈離襟。恨滿王孫草,愁多望帝禽。雞毬輕薄事,歌酒宴游心。盡付吳兒輩,惟知屏跡深。
仙陀婆子太聰明,倩人代轉金剛經。大師下座行一匝,虛空合掌側耳聽。五千四十單八卷,卷卷轉畢無濡停。婆子大笑復申請,尚馀半藏須圓成。師王默坐不動地,雷音奮迅開疑情。婆子領話乃稽首,龍象蹴踏皆聞聲。兩重公案誰料理,衛家壽母多男子。長齋繡佛自年年,筑室飯僧聊爾爾。法輪轉轉轉不休,一波未平一波起。大通古寺老古錐,聞聲見相生歡喜。借婆帔子拜婆年,是則是矣似亦似。似何似,高似白云山,深似瀝江水。法量高深壽量同,真經一藏從茲始。
文明遙播萬流長,斯道能齊日月光。五十年間何限事,眾香國里愛書香。
戶外瓏璁響玉珂,弁星遙見切云峨。蝸泉渺渺依龍具,鳧影翩翩下雀羅。溜雨霜皮青嶂合,摶風云翮紫霄摩。八門了了登天路,一夜驚雷起壁梭。帳殿籌兵擁俊髦,風塵三尺劍吹毛。鸞旂低繞金輿動,雉扇旁連玉簡高。折柳便堪當馬箠,割雞何足試牛刀。看君一掃欃槍盡,歸握元戎虎豹韜。亂山環合水邊村,楚些誰招九死魂。鳥語遷枝黃葉□,蝸涎粘壁古苔昏。禾囷屢出將軍指,菜把空懷地主恩。落日秋風滿山色,盡驅離恨入清樽。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自憐書著就,亦是一春秋。受業文宣母,橫經大石樓。少年娛黃老,中歲賴窮愁。絕學江門在,吾曾夙夜求。
梵王宮近夏王宮,一水清含節儉風。越俗不知王好惡,泉名卻在酒名中。
火龍長九九,泥蛇八十一。一物而兩呼,兩呼只一物。將泥認外蛇,見蜂硬割蜜。
中宵茶鼎沸時驚,正是寒窗竹雪明。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應平。
野橋山路入湖心,古寺閑房住得深。未了平生行腳事,秋風拄杖或來尋。
清霜南浦折芙蕖,黃葉秋風恨索居。送客暫傾千日酒,辭家寧為四腮魚。吳王苑外烏啼早,范蠡湖邊雁影疏。從此論文中夜月,寂寥空掩舊精廬。
一山星月,長生殿里,端正人微笑。風枝玉骨,冰丸紅霧,長安初到。小部清新,上尊甘冷,風流天寶。自蓬山仙去,人間月曉,遺芳滿、漢宮草。聞道云窗玉指,化奇苞、天容纖妙。香通鼻觀,春浮手藉,教人夢好。青瑣窺韓,紫囊賭謝,屬狂年少。但閑窗酒病,東風曉枕,個中時要。
白績當年憶勝游,芳尊早暮共登樓。秋風故國張公子,明月雙溪沈隱侯。花氣尚憐吟處醉,江聲不斷別時愁。吳淞水暖鱖魚美,何日重來泊釣舟。
昨日舊谷沒,今日新谷升。壯年不肯住,衰年日憑凌。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海水不復回,日月肯相待?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死亡不能免,安有卻老方。仙人鄭伯僑,于今在何方?爾骨茍未朽,螻蟻生肝腸。獨有令名士,可以慰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