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趙南塘尚書汝談二首 其一
屈賈文章蚤善鳴,長楊制誥晚尤精。
天仙一念墮塵世,屬籍千年誰老成。
賀表明明規寶慶,諫箴字字砭端平。
不堪耆舊凋零盡,淚到南塘覺盡傾。
屈賈文章蚤善鳴,長楊制誥晚尤精。
天仙一念墮塵世,屬籍千年誰老成。
賀表明明規寶慶,諫箴字字砭端平。
不堪耆舊凋零盡,淚到南塘覺盡傾。
像屈原、賈誼一樣,您早年就以文章揚名,到晚年撰寫制誥更是精妙。您本是天仙,一念之間降臨塵世,千年皇族中誰能像您這般德高望重。您在賀表中明確規諫寶慶年間的政事,諫箴里字字都針砭端平年間的時弊。實在不忍看到老臣們紛紛離世,淚水在想到您(南塘尚書)時傾涌而出。
屈賈:屈原和賈誼,二人皆以文章著稱。蚤:通“早”。
長楊制誥:長楊指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朝廷詔令文書;制誥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統稱。
天仙:比喻趙汝談如天仙般超凡。屬籍:宗室譜籍,指趙汝談皇族身份。老成:指年高有德。
賀表:向皇帝進賀的表章。寶慶:宋理宗年號。
諫箴:規諫的言辭。端平:宋理宗年號。
耆舊:年高而久負聲望的人。
趙汝談是南宋宗室、官員、學者,在文壇和政壇有一定地位。作者在其去世后作此挽詩,當時南宋朝廷內部政治斗爭復雜,國家局勢不穩定,老臣的離世讓作者深感惋惜和憂慮。
此詩主旨是哀悼趙汝談,突出其才華與功績。特點是善用典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賢才的敬重與對朝廷人才凋零的擔憂。
漫說經行處,云邊第二春。石林投倦客,畫壁跋高人。跡與風鵬轉,心兼野鶴親。平生許玄度,自比白頭新。
西湖上馬涌金門,三竺歸來日色昏。今古群生幾塵劫,華夷萬里一乾坤。煙蘿花木山中寺,水竹茅茨海上村。兩地登臨渾似夢,賦詩聊與僰僧論。
豈但浮云似白衣,諸峰寒瘦又寒肥。光欺蘭燼三更后,舞亂梨花二月非。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揮。朝來高閣紛如許,疑見滕王蛺蝶飛。
情深難遽別,送遠卻同歸。衣濕灑塵雨,路經垂釣磯。山童迎客慣,國士似君稀。且復聽雄辨,前賢賴發微。
聲名野老畏,草石貴人爭。刬卻巖中有,悠悠是極清。
人生有榮瘁,否極泰必來。君看九地春,寸草無馀荄。白首始一遇,蒲輪迎老枚。祁隱不可招,詡徑行當開。我欲尋盧敖,盧敖安在哉。但當急洗眼,看子登云臺。
神仙玉膏人不識,煮玉和云化為液。溪藤均敷藤一色,嗅之馨香捫無跡。羅千有家蟯蚑宅,風淩火焮震搖兀,剪而封之還如石。我聞三年索不得,使君一封盈數百。端棱而方長而白,桓圭兩挺瑤琚析。老羅見之三太息,君來何遲使予厄。齦之邊兮腭之側,啟封粲然云白黑。炎熇以清震淩息,坐令食飲滋甘澤。使君之仁薰兩邑,歌謠已自盈阡陌。我歌玉膏裁舉一,玉兮固齒仁固國。我與斯人同壽域,玉膏之歌兮歌寧溢。
結旆蕭蕭事遠游,沙湖潮上荻花秋。征帆日落長江外,送客鐘聞野渡頭。一夜弟兄吳市酒,幾回風雪剡溪舟。緇塵古道渾如許,珍重初衣問白鷗。
瞻彼嘉木,太行之陰。盤盤幽谷,侃侃素心。緬焉興懷,古道是式。惟心之宜,至當有則。我其擴之,制事不違。用達萬變,審乎先幾。灼知勇為,乃積乃充。無間微顯,集于厥躬。浩然之生,實匪助長。天地之塞,吾體同量。肅爾齋居,永端于初。必有事焉,昭昭圣謨。
一鎖深宮望翠華,巫云夢斷哭天涯。徒勞上將安劉室,終見阿兄負漢家。此事已成千古恨,長江猶抱數峰斜。水天岑寂松楸冷,惆悵垂楊宿暮鴉。
良會屬今日,彈箏倚新聲。唱苦令神傷,三變不可盈。中曲忽自置,躑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難為聽者情。人生局一世,悠悠終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慘其榮。來者率如此,焉知千歲名。
塵埃路上紛消長,塵客車中正往還。猶守孤心紅到死,年年開盡與誰看。
公主檐間睡起時,勻紅行繞大安池。北人未識春迷眼,妃子偏憐酒入肌。更若施朱疑太赤,不須生女白如脂。由來風骨都相似,豈為丹青別賦詩。梅蕊年年破臘時,玉花飛舞集鸞池。獨將艷色添真色,任爾冰肌映雪肌。帶恨不妨紅作淚,洗妝終見白凝脂。可憐渠有風流句,只作歌詞不作詩。
道是梅兄不解琴,南枝風雪自成音。玉繩低后金盆落,獨與此君談此心。
幕府張佳士,乃是張公孫。華裾照秋水,彩筆輝朝暾。不作山澤癯,弓劍思高騫。東風紫騮馬,白日薇花垣。草檄氈雪合,擊楫江水渾。既殪豺與虎,復潛蛟與黿。魯連貨無取,介子功不言。長揖謝上官,振袂歸故園。揚子夜月棹,竹西春雨尊。于焉得真樂,暫爾忘塵喧。南山霧隱豹,北海風搏鹍。時哉奮高舉,萬里賓帝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