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宗諭進叔晉接赴慶元添倅及乃弟泰來四首 其二
謾說題輿樂,誰知憂國心。
城狐方伺隙,邊馬已如林。
去上緹屏最,行陳丹扆箴。
脂韋何足算,百煉是精金。
謾說題輿樂,誰知憂國心。
城狐方伺隙,邊馬已如林。
去上緹屏最,行陳丹扆箴。
脂韋何足算,百煉是精金。
別說擔任州郡佐吏很快樂,誰能知道你憂國的心意。城中的奸佞小人正伺機而動,邊境的敵軍已多如樹林。你去要爭取政績第一,上朝陳述治國良策。阿諛奉承之輩何足掛齒,歷經磨煉才是真金。
題輿:指州郡長官的佐吏。
城狐:指城墻上的狐貍,比喻仗勢作惡的小人。
緹屏:指朝廷的屏障,這里指地方長官。
丹扆:宮殿前的紅色屏風,借指朝廷。
脂韋:比喻阿諛或圓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國家可能面臨內有奸佞弄權、外有敵軍威脅的局面,詩人友人陳宗諭赴慶元任職,詩人寫下此詩表達期許。
此詩主旨是鼓勵友人赴任后為國分憂,展現高尚品格。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意象和對比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當時士人的愛國情懷。
西天法曲曼聲長,瓔珞垂衣稱艷妝。大宴殿中歌舞上,華嚴海會慶君王。
跨鶴仙人下太空,散花天女盡嬪從。冰輪玉輦三千里,羽蓋銀屏十萬重。海上有山皆霧鑰,人間無屋不云封。凌寒直上岑巒望,月到芙蓉第幾峰。滕六裁云舞玉京,馮夷剪水出滄溟。旋脩江路尋梅屐,自挈溪橋貰酒瓶。只恐云山頭早白,終輸寒士眼長青。十年不作淮西夢,世事于今未用聽。擁被清吟興不窮,地爐煙暖火初紅。移舟訪戴心應懶,入蔡平淮夢已空。柳絮影高迷夜月,琪花香減怨春風。鬢毛如猬蓬窗下,僵臥誰能識此翁。梨云梅月苦紛紜,凍蝶寒蜂錯認春。遠近江山皆種玉,東南天地正飛塵。煙蓑垂釣風標遠,石鼎煎茶氣味新。幸有千年佳趣在,老翁清賞未全貧。玉樹瓊林一夜榮,誤將春色惱芳情。空花發艷無真實,凍樹飄綿不老成。徒使醉翁增酒價,且尋吟社定詩盟。劉叉去后無佳句,羞睹寒光伴月清。萬頃銀波細剪裁,繽紛飛下玉樓臺。初疑羽旆空中舉,猶想霓裳月下來。風緊有花飄岸柳,云深無樹認江梅。地爐煮茗松濤響,絕勝羊羔飲酒杯。朵朵瓊花冷映扉,隨風飛舞撲人衣。孤舟蓑笠添清興,萬里江山失翠微。醉里不知明月上,望中惟見濕云飛。袁生紙帳方眠穩,夢破人間萬事非。云壓溪橋失舊蹤,出門迷路酒瓶空。江山未易分高下,玉石尤難別異同。梅粉光輝羞讓月,柳綿輕薄喜當風。憑誰說與吳元濟,鵝鴨池邊夜未終。疏疏密密復斜斜,云滿歌樓賣酒家。半夜孤兵奇李愬,千年佳句笑劉又。異常璀璨元非玉,頃刻繁華不是花。安得風流陶學士,松風同煮竹爐茶。亂飄亭榭灑虛欞,飛入書齋照眼明。天下更無花比白,云間惟有月同清。益堅茅屋高人操,頻感窮邊老將情。舊日平淮夜深雪,光輝仍滿蔡州城。攪碎銀河戰玉龍,紛紜鱗甲舞天風。江山浩浩芳塵遠,宇宙茫茫醉眼空。春老不香云樹里,鶴歸無影月明中。霜橋驢背尋詩罷,自爇寒爐榾柮紅。北風吹雨晚聲乾,亂撒真珠滿玉盤。常訝云巢驚鶴夢,最宜煙棹理漁竿。僵眠茅屋不知夜,醉著蓑衣尚怕寒。卻笑當年韓吏部,獨鞭羸馬出藍關。
盈城簫鼓競時新,獨對殘膏幾愴神。萬頃煙濤驚伏枕,六朝風雪剩逋身。含飴弄稚他何事,繞膝呼名記未真。漏盡酒酣天欲曙,又稱七十二年人。
少日經行晚坐禪,曾教舌本吐青蓮。而今一字無尋處,飽飯松風任意眠。
潘郎秀影,溫侯雄姿,歌臺何處尋覓。月暗星沉,逝去了,一代伶杰。紫闕恩深,長安聲價,似夢無跡。為南昆振興,絕藝流傳,已吐盡,萬斛血。悲歡六十余年,經幾度興衰,幾番榮辱。難忘江湖,水茫茫,扁舟一葉。仍未停,弦繁管急。方顯出優伶本色。遺音在耳,一脈誰續,冷冷西湖月。
神詠人歌不忍聞,若為天地凈妖氛。重封一紙匡時策,哀乞蘭臺款奏君。
昨日之酒月滿樓,今日之酒月滿舟。三十度月月圓缺,期君看月丹山頭。君攜月色錢唐去,我有濁酒誰為酬。功名一紙政復爾,歲月兩鬢歸來休。柳橋久負秋夜笛,花鬟老憶春風喉。鵬云正高眼歷歷,鯤海未運天悠悠。雄雞一聲騎當發,男兒頂上簪公侯。
欹枕淚潺潺。環腕珊珊。羅衣倍覺夜來寒。心事滿腔休與訴。強笑為歡。曉色起憑欄。眉聚青山。那人那處合并難。等到合時無一語,癡望云間。
吾邦宅沖奧,盤礴元氣會。嵯峨臨川山,遐眺八極外。日月有耿光,萬象破冥昧。云林隔滄洲,秀色翼華蓋。巖桂芳未歇,青霞宜有待。愿息軒冕游,眷茲歲年改。
膝下當年憶教忠,此身卜與棄捐同。睿思夜半憂民切,羞見東窗日半紅。
金陵棋墅舊風流,一著秦師百萬休。何事先生牢自戒,只將六籍佐皇猷。
不諳貝葉編,且傾竹葉酒。醉中有真趣,真言吾何有。
鳴鶴沖天,俯北斗,河漢有聲。知今古,幾人似我,云上傳情。象外奇寒孤膽烈,人間昏黑數燈明。正天低月近巨廬圓,陳列星。洪波涌,滄海橫。出其里,日之行。但憑窗極目,云與天平。八柱未崩身尚在,一心不老事須成。任環圍地軸小球飛,華發生。
冰霜嚙盡齒將枯,不藉程嬰為保孤。萬里獨歸雙白璧,半生惟聽幾慈烏。床頭手澤書猶在,夢里風濤氣未蘇。見說親教范滂傳,有時扶杖更喑嗚。
張家灣口望都城,猶是行人半日程。羸馬似龍諳舊主,臨河相顧一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