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 其三
向來大姓虐窮閭,千畝農田浚作渠。
黠吏鷹豪爭攫肉,驕兒螂怒敢當車。
老丞嫉惡無容忍,直筆誅奸欲剪鋤。
解印此曹稱快甚,惟民與士最愁予。
向來大姓虐窮閭,千畝農田浚作渠。
黠吏鷹豪爭攫肉,驕兒螂怒敢當車。
老丞嫉惡無容忍,直筆誅奸欲剪鋤。
解印此曹稱快甚,惟民與士最愁予。
過去世家大族虐待窮苦百姓,把上千畝農田挖成了水渠。狡猾的官吏和兇狠的豪強爭著搶奪百姓的利益,囂張的惡少像螳螂發怒一樣妄圖阻擋正義。老縣丞嫉惡如仇不能容忍,用公正的筆誅殺奸邪想要鏟除他們。老縣丞解職離去這幫壞人非常高興,只有百姓和士人最發愁。
向來:過去,從前。
窮閭:窮苦百姓居住的地方。
浚:挖掘。
黠吏:狡猾的官吏。鷹豪:兇狠的豪強。攫肉:搶奪利益。
驕兒:囂張的惡少。螂怒:像螳螂發怒一樣,比喻不自量力。當車:典出“螳臂當車”。
老丞:指李侍郎。嫉惡:痛恨壞人壞事。
直筆:公正的筆。誅奸:誅殺奸邪。
解印:解下官印,指離職。此曹:這幫人,指壞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世家大族、官吏豪強欺壓百姓的現象,李侍郎為官正直,懲治奸邪,卻可能因此離職,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李侍郎嫉惡如仇、敢于懲治奸邪的行為,批判了社會上的惡勢力。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表達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體現了正義之士在官場的遭遇。
自我歸故鄉,三遷事田牧。去臘始定居,擇地汴溪曲。紅瓦映白茅,數椽倚修竹。喜無車馬喧,兼復富魚簌。相對頗欣然,考槃詠薖軸。豈知乍經冬,汝遽別此屋。空階想履綦,紗窗閱奩盝。彼美已云遙,空庭為誰綠?
一人要貧貧不得,一人要富富不得。要知貧富不相當,且請各歸本位立。
麗曲宜澆酒。算金荃、后來作者,調堪同否。釵掛臣冠憐宋玉,密誓會盟星斗。慨人事、難諧八九。一自班騅輕惜別,葬紅心、未得雙鸞守。脂河水、應回首。蠮螉塞外征鞍走。還苦憶、綺衾皓腕,上元攜手。日對修蛾餐黛綠,也盡書生消受。只微悵、碧桃洞口。結了情天無限恨,嘆麻姑、霜鬢能衰丑。腸欲斷、冰紗牖。
邊地猶思馬伏波,青山遺烈兩峨峨。絕憐百戰功成后,薏苡明珠謗亦多。
叢蘭絕低小,隱約幽巖姿。危岡有高松,下影回薄之。大小固異質,托交乃其宜。君本老成人,我生良已遲。情親若兄弟,年數兩相遺。相逢即傾蓋,久矣不復疑。我歌貧交行,試問和者誰。節過人事簡,駕言適我廬。一茶啜未才,童仆促回車。攬之不肯住,答我有所趨。十朝不一見,為我惜須臾。昨夜夢君來,相見但躊躇。翻思夢中言,展轉一字無。
桃葉渡頭秋雨繁,喜君書札到黃昏。銀濤白馬來胥口,破帽疲驢出雁門。江左清華惟汝在,文章流別幾人存。曹公橫槊懸相待,共醉飛狐雪夜尊。
孤枕銷殘薄酒。黯黯一燈相守。檐竹撼西風,門外不知晴否。消瘦。消瘦。醒到五更時候。
萬卷圍身悔已遲,間中心事晚蟬知。惟尋種竹栽花樂,也作寒蛩病蝶詩。夜雨易催鄉夢遠,題襟難與素心期。一庭芳草斜陽淡,又是秋風欲到時。
一句子,少機杼。作是思惟時,吾心在何許。芭蕉葉上三更雨。一見重巖壁立,挺然氣宇爭高。默默思量覓句,可憐走卻金毛。
每年每遇清明節,把酒尋花特地忙。今日江頭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爐香。
百尋浮玉三更月,萬里長江一色秋。照映此心須此水,不妨小泊讀書舟。
無數征帆向馬當,龍沙北去樹蒼蒼。去年君亦他鄉客,此日誰傾地主觴。野渡春風歸鳥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贊公去后風流盡,依舊閒云銷竹房。
白云山前白云客,竹籬花徑蓬蒿宅。前身當是騎羊仙,今作經生長挾冊。土木形骸四十強,青衿兩袖何郎當。有才一石君八斗,雄名卻借陳思王。半畝一堂名竹素,目光炯炯空千古。枚生未奏兔園詞,長門不買相如賦。寸心自苦誰得知,書淫傳癖日吾伊。醉歸對月常開卷,客散焚香獨下帷。堂名竹素從吾好,海岳精靈恣探討。后世安知無子云,富貴眼前何足道。日來傾蓋西園公,神交十載肝膽同。文章羨爾真隱鵠,湖海愧我非元龍。人言竹素堂中主,回也庶乎空已屢。世皆喜富汝喜貧,平生不用黃金注。問君孤注復何如,三寸毛錐一束書。緗帙每涂烏寶傳,玄亭不惜孔方居。投轄開尊霜月白,四筵盡是文章伯。珠璣咳唾玉屑霏,談天鄒衍雕龍奭。邏拉園公將奈何,瞪眼惟知捲白波。相逢一掬千秋淚,灑向人間誰更多。
至人貴其身,不使事物繞。捐身易富貴,明珠彈飛鳥。我愿稱善人,題作墓上表。從來尺鴳樂,不羨飛鴻矯。
華州附太華,不辨太華山。同州三百里,顧得見孱顏。高人在山中,山人了不關。姓氏馳遠方,遠客爭來攀。千里不見睫,與此同一般。我過銅陵磯,莫認青陽甸。遠遠無為軍,反及九華面。云際有芙蓉,九朵蓮花瓣。江神與醯雞,狡獪寧目眩。一葉障太山,何況渺茲縣。江水去悠悠,兩岸即池州。華山不可望,更望九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