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解十首 其二
杞天之下夜長吁,朝上封章肝膽刳。
自是諸公忌生語,不應圣主怒狂夫。
我將行禮敖嫌簡,子欲正名由笑迂。
寧作首陽人餓死,不為仗馬戀生芻。
杞天之下夜長吁,朝上封章肝膽刳。
自是諸公忌生語,不應圣主怒狂夫。
我將行禮敖嫌簡,子欲正名由笑迂。
寧作首陽人餓死,不為仗馬戀生芻。
在這如杞人擔憂的世道下,我夜里常常長嘆,早上呈上的奏章,可謂是掏心掏肺。自然是那些公卿大臣忌諱我正直的話語,并非圣明的君主會對我這樣狂放之人發(fā)怒。我按照禮儀行事卻被嫌棄簡略,你想要正名卻被嘲笑迂腐。我寧愿像首陽山的伯夷、叔齊那樣餓死,也不會像儀仗馬一樣貪戀那喂養(yǎng)的草料。
杞天:源自“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心。
封章:密封的奏章。
肝膽刳(kū):把肝膽都掏出來,形容竭盡忠誠。
生語:正直、新鮮的話語。
圣主:指皇帝。
敖嫌簡:敖,通“傲”;因按照禮儀行事而被嫌棄簡略。
正名:出自《論語》,指辨正名稱、名分。
首陽人:指伯夷、叔齊,他們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餓死。
仗馬:皇宮儀仗中的馬,比喻官員不敢說話。
生芻:新鮮的草料。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詩人憂心國事,向朝廷進諫,然而卻受到朝中大臣的排擠和忌恨。詩人處于這種壓抑的政治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憤懣和堅守。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憂國之心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氣節(jié)。其突出特點是情感強烈、直抒胸臆,運用典故增強表現(xiàn)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個性和當時的社會風貌。
老去才情寡。更何堪、一朝驚病,歷冬經(jīng)夏。忽讀華章思緒渺,恍惚余為誰者?慚愧甚、年來喑啞!聞道論詩圍爐事,感殷殷記我當時話。得似此,友聲也。多情常覺寒溫乍。嘆書窗、怎遮風雨,盡馀閑雅?瞻望茫茫云霧際,磊落騰驤天馬。將汗血、長空飛灑。浩蕩大江東入海,愿波瀾推助新篇寫。祝福盞,為君把。
日永風清,雷奔電卷。無位真人,略通一線。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回風帶雨,凍澀漏聲悄。小窗照影虛白,幾誤鄰雞報。千樹天花綻了。鵠立通明曉。眼空八表。宮袍帶月,醉里應迷灞陵道。風靜瓊林翠沼。片片隨春到。吟韉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玉唾珠塵怕掃。句冷池塘草。白天寒皎。飛瓊何在,夢覓梨云度仙島。
可笑春蠶有許癡,年年辛苦為他誰。恰如貧女飛梭了,掛體何曾有一絲。天不奈何無可問,世皆如此有誰聽。為儂指點春知處,惟有垂楊眼獨青。
空庭讀易夜如年,秋潦仍荒種朮田。海鶴臨霞終野逸,山雞照水自華鮮。直修古道通延閤,欲趁回潮解釣船。君若有期先訊問,好懷多是菊花邊。
寒江落葉逐高低,一片孤帆帶夕暉。遙憶故人清興在,筆床茶灶可堪攜。
舊勢將排砌,新痕又沒花。街頭眠野鶩,窗上語池蛙。古佛龕生菌,嬌兒面有沙。東齋無額字,便可喚浮槎。
一室那堪字隱居,十年蹤跡混樵漁。幽篁遺籜妨投履,叢桂成陰好曳裾。綠水游魚花落后,青天歸鳥月明初。北窗半卷南華在,不是劉安枕畔書。
幽香拂拂影珊珊,宜在江梅伯仲間。懶對春風爭嫵媚,從他桃李自漫山。
金貂七葉向來傳,身列崇班尚少年。白簡有風存北闕,紫薇新澤滿南天。樹人歲育三千士,賑米朝糜百萬錢。猶說報恩懷未盡,欲將心力更籌邊。
一臂酸成毒,雙脛涷欲枯。市言多戲謔,僧笑講錙銖。頭碎金雞爪,鞋沾鐵鑊鏌。密云偏見雨,眾口竟難糊。
寥落寒塘上,群禽噪夕陽。秋心不可寫,約略寫秋光。不棲珍木顛,競集寒塘上。了無金丸憂,噰噰欣晚唱。
杖履頻過活水灣,我山真果是何山。煙霞豈斷千巖路,天地誰偷萬古閒。明月高梧無俗照,桃花流水有仙寰。時人識否公休問,此樂予心自孔顏。
塵中埋沒大經(jīng)卷,要出此經(jīng)須破塵。識得此經(jīng)無一字,百千萬遍一般春。
閒憑凈幾展吳綾,江面青山畫幾層。擱筆凝神還靜想,石邊尚少看云僧。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