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八十七首 其六一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
禾山打鼓,雪峰輥毬。
睦州擔板,投子提油。
趙州狗子,溈山牯牛。
青原垂足,俱胝指頭。
一隊破落戶,各自逞風流。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
禾山打鼓,雪峰輥毬。
睦州擔板,投子提油。
趙州狗子,溈山牯牛。
青原垂足,俱胝指頭。
一隊破落戶,各自逞風流。
撥動琴弦彈出別樣曲調,看到樹葉飄落便知秋天到來。禾山擊鼓,雪峰滾球。睦州擔板,投子提油。趙州說狗子,溈山講牯牛。青原垂下腳,俱胝豎起指頭。這一群落魄之人,各自炫耀自己的風采。
動弦別曲:撥動琴弦彈出不同的曲子,有引發特別感悟之意。
葉落知秋:從樹葉飄落感知秋天來臨,比喻從細微變化推知事物發展趨勢。
禾山打鼓、雪峰輥毬、睦州擔板、投子提油、趙州狗子、溈山牯牛、青原垂足、俱胝指頭:均為禪宗公案中的典型行為或話語,各有其獨特的禪理寓意。
破落戶:這里指不拘常規、看似落魄卻有獨特智慧的禪者。
逞風流:展示自己獨特的風格、智慧。
這首偈頌出自禪宗語境,禪宗強調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通過各種行為和話語來傳達禪機。此偈可能創作于禪宗發展較為興盛的時期,作者通過列舉眾多禪宗公案,來宣揚禪宗的思想和精神,啟發修行者從日常行為中領悟佛法。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禪宗獨特的修行理念和智慧。其突出特點是借助大量禪宗公案,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禪理。在禪宗文學史上,它豐富了禪宗偈頌的表現形式,有助于后世修行者理解禪宗的精神內涵。
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云風。 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孤城獨上思徘徊,何事人間苦棄材。 寂寞湘南煙雨里,賈生還吊屈生來。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畫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來一上月江樓,江雨長涵瘴水流。 望斷釣槎人已遠,青山點點是邕州。
客舍酒初香,都門柳色黃。 一官仍別駕,萬里赴炎荒。 江路猿聲早,山城榕葉涼。 遠人勞撫字,且勿厭殊方。
昨夜南風起洞庭,曉來湖上雨溟溟。 忽看天際驚濤白,失卻君山一點青。
清明寒食景暄妍。花映碧羅天。參差捍撥齊奏,豐頰擁芳筵。 逢誕日,揖真仙。托爐煙。朱顏長似,頭上花枝,歲歲年年。
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云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只恐深夜花睡去?;鹫占t妝,滿意留賓住。鳳燭千枝花四顧。消愁更待尋何處。漢苑紅光非浪語。棲靜亭前,都是珊瑚樹。便請催尊鳴釂鼓。明朝風惡飄紅雨。
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
昏昏雪意慘云容。獵霜風。歲將窮。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圍獸火,傾酒綠,借顏紅。 官梅疏艷小壺中,暗香濃。玉玲瓏。對景忽驚,身在大江東。上國故人誰念我,晴嶂遠,暮云重。
北斗星移銀漢低,班姬愁思鳳城西。 青槐陌上人行絕,明月樓前烏夜啼。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飛穿碎金電,翻動水精宮。橫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須一斗,知費幾青銅。坐久桂花落,襟袖覺香濃。 庾公閣,子猷舫,興應同。從來好景良夜,我輩敢情鐘。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塵容俗狀,清境不相容。擊汰同情賞,賴有紫溪翁。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杰;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嘆封侯心在,鳣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澤國風饕霜力緊,黃落凋殘碧成錦。 最憐柿葉與楓林,平園物色正瀟凜。 造化不翕何所張,獨怪廷朝漏融景。 天理真機默玩心,悟取靈根發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