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端朝輕利帖贊
結字清而峻,用筆精而穩。
雖牋以粉,而墨跡猶未損。
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論。
而所謂書法,要必有所本矣。
結字清而峻,用筆精而穩。
雖牋以粉,而墨跡猶未損。
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論。
而所謂書法,要必有所本矣。
字體結構清晰又挺拔,運筆精妙且穩當。雖然紙張是粉色的,但墨跡還沒有損壞。先生的功名,我暫時沒時間去談論。而所說的書法,必定是有根源的。
峻:挺拔。
牋(jiān):同“箋”,紙張。
固:本來,這里可理解為“暫時”。
未暇:沒有空閑,沒時間。
本:根源,根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欣賞翁端朝的《輕利帖》書法作品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對書法藝術較為重視,作者專注于對書法作品進行品鑒和研究。
這首贊文主旨是對翁端朝《輕利帖》書法進行評價。突出特點是簡潔地從書法的結構、用筆等方面進行描述,并對書法根源提出思考。在書法評論方面有一定參考價值。
竹樹滿山陰,前賢跡未掃。試流曲水觴,醉藉王孫草。
斜卷珠簾待月,花影與墻平。枝上暗香浮動,清夢惜平生。夢里莫惜金觥。正朱弦、哀訴聲聲。當時飛棹西湖,藕花蓮葉多情。
潘郎于我最情長,勸我新灘莫么忙。落日系舟崖石下,斯人風味故難忘。
博山熏盡鷓鴣斑,羅帶同心不忍看。莫近欄干聽花雨,樓高無處著春寒。
柳似羅敷十五馀,宮腰舞罷不勝扶。年年折在行人手,為問春風管得無。
河堤一決豈天窮,失在當年固白公。誰與麻岡開故道,暫教版籍見山東。新筑河堤要策勛,萬人采凈北壖薪。青青好借曹州柳,舊是中原一段春。萬夫卷土障橫流,負土成山水未收。明日落成真盛事,誰能作賦擬黃樓。
別后寒梅幾度開,前時驥子尚嬰孩。愿言他日相逢處,莫問客從何處來。
春半閒庭興杳然,況逢齋夕思偏玄。風煙漸度芳菲節,日月頻驚犬馬年。夜氣露清仙掌畔,天花雪落御爐前。瓊樓高處多寒在,圣主宵衣恍未眠。
已斷鷹隼猜,仍叨主人惠。皎潔靜天姿,雙棲莫相忌。越國未亡吳,曾動君王意。句踐自有心,憑車汝無恃。曉語月斜樹,晝啼春霽天。胸中自有激,不是故多言。零亂委空風,悠揚點芳草。卻為身最輕,華堂等閒到。映日漾清淵,沿沙暴玄甲。愛爾千歲姿,藏身一蓮葉。清陰滿我庭,蒼蒼六槐老。野性苦避人,青苔不須掃。
元氣鴻鈞轉,占年拜水神。歡呼人事好,喜見歲華新。繞徑桑麻密,依人鳥雀馴。數杯椒蘗酒,同醉太平春。
滋蘭九畹潤,洗藥一泓深。雨澤此相麗,幽源許共尋。吹風飄古雪,激石響空林。恬淡長如此,因知君子心。
水田千頃稻初登,舴艋頻過氣似增。村塢煙消紅日上,野塘秋入碧波澄。閑搔短發看流水,笑傍青蒲弄紫菱。老腳如今厭游走,祇堪來掛海門罾。
江邊頭白老為漁,手弄蓮舟任所如。不盡香風吹碧杜,雨山橫黛夕陽初。
藝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空宮閟丘嫂,陰刃戕二嗣。奚必柱斧聲,然后乃成弒。普也社稷臣,驅除每先意。其誤不在今,誤在書金柜。何物一老嫗,亂經徇所庇。每讀梁孝書,竊賢竇詹事。
倚我獨柏,悠悠我思。柏植前墀,慈烏夜棲。烏號傷悲,游子傷悲。獨柏之植,于茲百齡。風號冷冷,露泣零零。風露晨朝,游子則寧。獨柏之枝,淩霜撐天。春不敷華,冬不改堅。雨春霜冬,煢煢百斯年。獨柏之葉,則翠且老。露雨澤之,亦澤潤好。露雨伊何,九天是冒。游子游子,瞻彼獨柏。悠哉悠哉,亦極悽惻。悽惻則那,永懷獨柏之德。游子游子,瞻彼獨柏。命我子孫,灌我柏之植。命我子孫,勿剪我柏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