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春日游僧院
曾共劉咨議,同時事道林。
與君相掩淚,來客豈知心。
階雪凌春積,爐煙向暝深。
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林。
曾共劉咨議,同時事道林。
與君相掩淚,來客豈知心。
階雪凌春積,爐煙向暝深。
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林。
曾經和劉咨議一起,同時追隨道林。和你相對掩面流淚,來訪的客人怎能知曉我們的心意。臺階上的積雪歷經春天還未消融,香爐里的煙霧到傍晚越發濃重。依舊是當年的小童子,送我們走出花林。
劉咨議:人名,具體不詳。咨議,官職名。
事道林:追隨道林。道林可能是一位高僧或有道之人。
暝:傍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劉咨議曾一同追隨道林,多年后故地重游,感慨時光流逝、人事變遷,因而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借游僧院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對往昔的懷念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桃花馬首桃花放
小雨初收
草綠山郵
春色年年獨自愁
東風一帶河橋柳
柳外朱樓
不上簾鉤
定有愁人樓上頭
日影亦欲出,云陰不知讓。炯炯天之晴,乃為其所障。因而致風雪,自朔漸抵望。有時或狂飛,有時或輕飏。
舞空長漫漫,前后非一狀。城中千百家,何必皆挾纊。平地凍殺雀,合向人腹葬。
我如老阿先,臥起幸無恙。獨恨無大裘,遍覆逮幽曠。計維抉重云,庶令紅日放。
江魚群從稱妻妾,
塞雁聯行號弟兄。
但恐世間真眷屬,
親疏亦是強為名。
已矣天難問,哀哉道竟孤。
風流前輩似,膽略世人無。
緩急謀謨見,尋常尺寸拘。
明時非不用,志士自多迂。
新息任夫子,東坡所父師。
只馀盤叟在,猶乃故家時。
閒撫伊吾劍,吟成綠野詩。
中原遺老盡,舊事有誰知。
水色溶溶薄霧
山光淡淡明沙
試倩漁郎尋去
隔江疑有仙家
一方峭峻絕安排,
立處還同萬仞崖。
盧老倩人書不得,
春日濈濈長莓苔。
縹渺諸天縞雪飛
壚煙初?濕云衣
重來春水迷蒼翠
凄絕蘇闉畫板歸
未縱心年乞退休
年垂八十更何求
相方好事下白屋
帝豈無人記玉樓
綬未必為翁子福
扇安能障彥回羞
吾詩絕似淵明誄
莫遣他人弄筆頭
貌若蝴蜂腿腳纖,
細腰項緊兩頭尖。
遍身黃色金紋理,
百口之中一口鉗。
乍到園亭清處。
面面此君忘去。
把酒挹幽人,仰止七賢高趣。
吳語。
吳語。
弗見滿城風絮。
風雨上于天,
地不擅功名。
無成代有終,
臣道惟利貞。
鬼神實福謙,
天道常惡盈。
勛高多亢梅,
菹醢及鼓英。
淮陰功震主,
奚復夸智能。
亞夫顧尚席,
驕憤何不平。
主非忌寡恩,
臣自昧寅清。
李曾戒齒剛,
孔亦鼎垂銘。
誰從赤松游,
千春仰鴻冥。
紫霞洞里草菲菲,不見宮姬并馬蹄。為是辛王行樂地,至今猶有燕雙飛。
荒涼二十八王陵,風雨年年暗漆鐙。進鳳山中紅躑躅,春來猶自發層層。
燕山三月初三夜,
聽得啼鵑第一聲。
同是小樓孤燭下,
主人熟睡客驚心。
遇評平泉水竹莊,
滿園花擁讀書堂。
拼將春色來分客,
惹得清芬雨袖香。
翠釜一朝裂,銅狄盡流船。江南五月天漏,煉石補仍穿。驟若淫龍噴沫,狂比長鯨跋浪,廬舍沒長川。菱蔓繞床下,釣艇繫門前。
今何日,民已困,況無年。家家秧馬,閑坐墟井斷炊煙。何處玉簫金管,猶唱雨絲風片,煙水泊游船。此曲縱嬌好,聽者似啼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