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寺侍悅齋先生誨語三日而別
唐人舊題處,那復有江楓。
寺近闔閭國,門當岝崿峰。
清風三宿戀,紫氣一尊同。
恨與心知別,煙波千萬重。
唐人舊題處,那復有江楓。
寺近闔閭國,門當岝崿峰。
清風三宿戀,紫氣一尊同。
恨與心知別,煙波千萬重。
這里是唐人曾題詩的地方,如今哪還有江邊的楓樹。寺廟臨近闔閭曾統治的國度,寺門正對著岝崿峰。清新的風讓我留戀在此住宿了三日,與先生共飲,如遇紫氣般美好。遺憾要和知心人分別,眼前是煙波浩渺的重重阻隔。
楓橋寺:位于蘇州。
誨語:教誨的話語。
闔閭國:指春秋時吳王闔閭所建的吳國。
岝崿峰:山名。
三宿:表示停留多日。
紫氣:傳說老子過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后用來比喻祥瑞。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楓橋寺聆聽悅齋先生教誨三日,之后要與先生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但即將到來的離別讓詩人內心泛起波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先生分別的不舍。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景與情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功底。
季秋風日已凄清,況是羈人騁望情。紅葉不曾殊海國,黃花只少對山亭。京華作賦悲搖落,故里登高憶弟兄。何用茱萸今日會,年年酒向客中傾。
芙蓉秋水粲奇姿,曾折云中仙桂枝。總向盛年觀德業,春光正在鳳凰池。
四海空求友,如君得幾人。無媒甘澹泊,含意獨清真。不畏冰霜苦,能回天地春。可憐塵俗客,只問武陵津。
嵯峨樣式造西僧,鐫此金剛不壞城。寶像光明浮或滅,珠瘤干老劫還生。空投欲界迷香海,恨上高臺在玉衡。花發木蘭千焰白,斑斑遺石豈無情。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煙來。賦少畬田熟,徭歸驛路開。上恩均雨露,孤跡返蒿萊。想像山中趣,參差屐齒苔。
誤懷手版應弓招,汩汩塵容葆鬢凋。潘拙本無鄉曲譽,嵇駑偏恃母兄驕。雨畦菘葉晨羞薄,風灶茶煙午睡銷。縱到北山堪自笑,春蘿秋桂久寥寥。
千山如笏拱朱樓,平楚將云勢欲浮。見說興公新賦就,坐令王粲亦銷憂。
九重寤寐憶忠誠,故向長沙起賈生。魏闕絲綸新借寵,秦淮草木舊知名。已聞塞下銷鋒鏑,正自胸中有甲兵。萬幕從茲無減灶,笑看臥鼓舊邊城。
朱雀橋連翠柳衢,銀鞍絲鞚錦模糊。君王行樂千人出,遙認飛龍天馬駒。
人傳陌生桑,未曉已含光。重重相蔭映,軟弱自芬芬。秋胡始倚馬,羅敷未滿筐。春蠶朝已老,安得久彷徨。
數年聞雁聲,感慨多所系。今年聲愈悽,一雁落天際。念彼百千雁,存沒何能計。哀此一雁孤,一去不知歲。羽毛亦自美,江山豈不麗。死生物之常,何地不足瘞。所傷共一群,先后終難逮。薄影沉西江,秋風吹浪細。江月夜夜寒,不敢翹清霽。
紫陌紅塵天上津,當時疋馬競尋春。向前奔遂無畏地,垂老謳歌有幾人。猿鶴喜從新洞府,纓裳慚負碧霄云。令人卻念鳳山老,飲水空傳老稚聞。
白玉仙童吹紫鸞,飛來次第落洺干。他年亂舞瓊筵上,贏得吳姬笑眼看。
炎蒸和氣淳,化水亦無渾。出峽飛輕雪,湍山潤厚坤。蟄蛟從此出,浮鷺亦斯奔。旋轉如深井,轟流瀉巨盆。連云龍氣躍,振木虎情蹲。浩蕩瀰千樹,鴻濛印萬村。影搖咸浪合,光射集云屯。尾尾穿波鯉,揚揚透霧鯤。透迤洪海口,委曲大龍門。瀚漫無知己,汪洋實的存。沛然清宇宙,廓爾豈晨昏。汨汨涼隆暑,人間潦水尊。
四大非我有,元氣力護持。齒從齠齔換,既老還復隳。太公含兩齒,卒為帝王師。睢陽嚼空齦,名與日月垂。張儀但舌在,折齒激范雎。漢相老無齒,飲乳如嬰兒。安得鐵如意,擊墮還離離。齒存固可喜,齒落無深悲。退之有成言,軟飯穩送之。何須噬乾胏,但可食肉靡。養生已有堂,晏坐吞朝曦。谷神定不死,老聃豈吾欺。時為五禽戲,納息如靈龜。命友日飲醇,弄孫且含飴。齒落會復生,千載儻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