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大中祥符寺通悟圣師所創寺前老柏系師手植因賦此
六百年前事異哉,二龍委骨致瓌材。
雖然懸讖識興廢,要以無心為去來。
寺里塔模天竺樣,門前柏是圣師栽。
若將鴈嶺較喧寂,寂定光中定一咍。
六百年前事異哉,二龍委骨致瓌材。
雖然懸讖識興廢,要以無心為去來。
寺里塔模天竺樣,門前柏是圣師栽。
若將鴈嶺較喧寂,寂定光中定一咍。
六百年前的事情真是奇異啊,兩條龍化作枯骨造就了這珍貴的木材。雖然有預言能知曉興衰,但應以無心的態度看待去留。寺里的塔仿照天竺的樣式建造,門前的柏樹是圣師親手栽種。要是把這里和雁嶺的喧鬧與寂靜相比較,在寂靜光明中定會讓人一笑。
異哉:奇異啊。
二龍委骨:具體含義需結合傳說,可能指某種神奇力量造就柏木。瓌材:珍貴的木材。
懸讖:預言。
天竺:古代中國對印度的稱呼。
鴈嶺:可能是一個特定地名,代指喧鬧之地。咍:笑。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綿竹大中祥符寺之時。當時該寺已有一定歷史,寺前老柏相傳為圣師手植。詩人面對古老的寺廟和柏樹,感慨歷史變遷,結合寺中建筑特色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寺中事物抒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傳說與現實景象結合,營造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寺廟文化和歷史的關注。
轇轕山環水,沿洄水繞山。鳥啼山翠里,人語水聲間。茅屋連溪塢,松舟系淺灣。村翁驅犢處,溪女得魚還。
浪說吹噓送上天,丈夫元不受人憐。縱無狗監能知己,豈有相如賦不傳。
回瀾放晴夜,虛敞足清游。野曠月臨水,天低星近樓。村醅隔蘿徑,樵笛下溪舟。掛席高寒外,心多可自由。
林臥每倦出,時或一乘馬。來訪王相國,醉歸月明下。
百壺佳醞透鄰香,出水新魚滿尺長。阿母微醺孫在抱,芙蓉湖上好秋光。
花外紅樓,當時青鬢顏如玉。淡煙殘燭。醉入花間宿。白發相逢,猶唱當時曲。當時曲。斷弦難續。且盡杯中醁。
君在西溪上,年年楊柳春。提壺坐柳下,邀我見情真。青葉已垂帶,白花還覆蘋。別來今見柳,思爾采芳芹。
一陽才動伏群陰,萬物于今寓太音。若喜長生添線日,微微消息識天心。
不到澄江今五年,城居風物想依然。青山對雨云連屋,春水到門船在天。此地極知官事簡,清時況乃郡公賢。題詩送子□相憶,又是秋風過雁前。
屢向荒唐衍大荒,飛來青雀自天方。捕云拘月除仙籍,仗劍登壇禮法王。窮地髓,竭神漿,金宮銀殿太輝煌,依稀卻憶西鄰帝,斗狠終教一戰亡。
古鼎燒香篆,朝盤薦菜莖。澹然閑自適,何用學吾生。
左手鸕鶿杓,右手鸚鵡杯。拍浮酒缸中,萬事何有哉。
公子翩翩出太常,南來使節擁輝光。制器上供清廟薦,聚書內還東壁藏。天祿子云終識字,歲星方朔暫為郎。海漚零落洞庭野,回首簫韶引鳳凰。
筆端陶冶不無神,紙面流沙秋后云。點破沙痕便成水,一溪松石浪沄沄。向來愛鼎已成癖,今日還書真是癡。不分多求董威輦,只應重老李咸熙。
春光欲暮碧桃開,煙露相和染玉腮。仙苑何人移得種,風光疑自茂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