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宣南都帖贊
符祐戰,九河溢,砥柱植兮。
珪確競,天地昏,清風滌兮。
大中之道,關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時,公獨得兮。
公筆之不倚,而字之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態之不迫兮。
我觀此書,公心尚可覿兮。
符祐戰,九河溢,砥柱植兮。
珪確競,天地昏,清風滌兮。
大中之道,關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時,公獨得兮。
公筆之不倚,而字之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態之不迫兮。
我觀此書,公心尚可覿兮。
神符護佑大戰,九河泛濫,而您如砥柱般挺立!小人競相爭斗,天地昏暗,而您以清風般品行蕩滌污濁!中正之道,歷經百位圣人傳承而不熄滅。能適時運用此道,只有您做到了。您筆下剛正不偏,字跡清晰不磨滅;您心意公正無偏,姿態從容不緊迫。我看這書法,還能看到您的一片公心。
符祐:神符護佑。
九河:泛指眾多河流。
砥柱:山名,常比喻能擔當重任、支撐危局的人。
珪確:珪,原指玉器,這里可能比喻小人;確,競爭。
大中之道:中正之道。
泐:磨滅。
覿:見,看到。
范忠宣即范仲淹次子范純仁,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堅持正道。此帖贊可能是在范純仁去世后,作者看到他的書法作品,有感于他的品德和事跡而創作,通過對書法的贊美來表達對他的敬仰。
主旨是贊頌范忠宣堅守中正之道、剛正不阿的品質。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其高尚人格。在文學史上雖影響有限,但體現了后人對范氏品德的推崇。
開徑通幽嶼,臨流結小亭。引來溪樹碧,分得泮芹青。燈火書連屋,壺觴月轉庭。因悲城市促,塵土漫勞形。
柳繞柴扉水繞村,黃鸝初轉已春分。東風吹散梨花雨,醉臥青山看白云。
云鬟霧鬢勝堆鴉,淺露金蓮簌絳紗,不比等閑墻外花。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西去征鴻東去水。幾重別恨千山里。夢繞綠窗書半紙。何處是。桃花溪畔人千里。瘦玉倚香愁黛翠。勸人須要人先醉。問道明朝行也未。猶自記。燈前背立偷彈淚。
眾人庵盡圓,君庵獨云方。君雖樂其中,無乃太異常。勸君刓其角,使稱著月床。自然制度穩,名號亦可詳。東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誰能防。愿君見聽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傷。
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苕霅清秋水底天,夜帆燈火客高眠。江東可但鱸魚美,一看溪山直萬錢。
旱天多雨意,云起旋隨風。澤氣沉沙白,山嵐過野紅。乾坤愁夢里,日月戰塵中。漫說生生理,如何亦有窮。
山月隨人,翠蘋分破秋山影。釣船歸盡。橋外詩心迥。多少荷花,不蓋鴛鴦冷。西風定。可憐潘鬢。偏浸秦臺鏡。
太液池東明月高,侍兒和露摘蒲萄。秋來不敢題紈扇,宣室于今萬事勞。
到門嘶騎,乍鴛衾寒破。明月懷中霎時墮。道相逢驀地,乍見翻疑,卻不信昨夜夢兒真個。笑啼渾不慣,小握柔荑,扶入云房并肩可。方寸小韋囊,替整歸裝,還幾度詢儂勞么。更搜索柔腸話寒暄,只陣陣銷魂,口脂風過。
客集高堂上,眾味羅珍羞。觥籌互交錯,樂矣忘其憂。清醑飲桑落,妙聲發吳謳。寶鳧噴清煙,芬芳襲輕裘。肥膿正厭飲,文錦何溫柔。獨念良人苦,遠戍陰山頭。黃茅連白沙,風雪寒颼颼。凍雀飛不起,依樹鳴啁啾。馬毛縮如猬,髀肉胝生周。羔裘煖如烘,潼酪清如油。君身千萬艱,妾心千萬愁。夢寐或見之,道路阻且脩。愿言早成功,諸將各封侯。良人章章來,紅日照九州。
寒泉飛玉峽,誰彈使成聲。下有戰士骨,嗚咽水中鳴。絲石本異調,摩戛生虧成。鑿跡匪神禹,佳兵搆秦嬴。駐馬為聽之,逝者何不平。虛牝納新雨,急促濁復清。重華初省方,百神靜相迎。為作薰風弦,散彼巖下情。
故園雖久廢,風景尚依然。鷺起灘頭雪,蟬吟澗底泉。汀煙浮蒼莽,野竹雜潺湲。祖笏雖堪寶,寧無二頃田。
綠楊庭院覺深沈。曾聽一鶯吟。今夜卻成容易,雙蓮步步搖金。歌聲暫駐,顰眉又去,無計重尋。應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