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上壽紫宸微臣以祀太一初獻不預賜茶酒退就殿門少歇俟追班拜正旦賀表
去歲楓橋度歲除,寒燈一盞自抄書。
誰知東觀歸繙史,仍許西垣綴佩琚。
四辟不憂獰虎豹,九成猶恐眩鶢鶋。
彤墀百拜陳金鑒,只愿中興似國初。
去歲楓橋度歲除,寒燈一盞自抄書。
誰知東觀歸繙史,仍許西垣綴佩琚。
四辟不憂獰虎豹,九成猶恐眩鶢鶋。
彤墀百拜陳金鑒,只愿中興似國初。
去年在楓橋度過除夕,一盞寒燈相伴自己抄寫書籍。誰能料到我會到東觀去翻檢史書,還能在西垣官署與同僚們同列。如今朝廷四方開闊不必擔憂有獰惡的虎豹,可我仍擔心像鶢鶋那樣被迷惑。在宮殿的紅色臺階前多次下拜獻上治國良策,只希望國家中興能像建國初期一樣。
正旦:正月初一。紫宸:宮殿名。祀太一:祭祀太一神。初獻:祭祀時第一次獻酒。東觀:漢代宮中藏書之處,后泛指宮廷藏書和著書之處。繙史:翻檢史書。西垣:唐宋時中書省的別稱。綴佩琚:指與同僚們同列。四辟:四方開闊。獰虎豹:比喻邪惡勢力。九成:指九成臺,這里可能象征朝廷。鶢鶋:傳說中的海鳥。彤墀:宮殿的紅色臺階。金鑒:指治國的良策。中興: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此詩創作時間應是正月初一朝廷上壽之時,詩人因祭祀太一神初獻未參與上壽賜茶酒活動。詩人經歷從民間到朝廷任職的轉變,當時國家可能面臨一些內憂外患,詩人希望國家能像建國初期一樣興盛,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中興的期望。其特點是將個人經歷與國家命運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的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病驚除目到滄洲,懶愧浮名入帝州。一物轉勞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徵車罷后殘黃犢,退艗停時穩白鷗。但語世情吾任老,即妨身計總何求。
博浪還非擊鹿秋,先生空作聶生流。天將小挫宏開業,事到丕成細論讎。羽翼四人歸妙算,神仙一著是高游。千年遺廟蘋花在,日暮相思楚水頭。
已踰烏盭山,未涉狐奴水。饑羸形骸黑,枕戈待明起。將軍方蹋鞠,天地入馬箠。吾儕亦何人?一死等螻蟻。
重關列戟遲行舟,小雨吹煙凝不流。時迓檄書傳帥命,數呼官酒破詩愁。江城已擊扶搖上,海宇還期汗漫游。春樹重重云莫合,懷人多在驛西樓。
別來幾日,園林又見,春光如此。海樣離愁,也被花枝勾起。花間況有如弓月,可似那人眉子。只多愁多病,料應不似,那般憔悴。算流光彈指,爭都難記,竹馬青梅情味。安得春風,吹轉十年年紀。分明翠墨銀鉤手,換了寒燈鹽米。待幾時有愿,凌云賦就,吐閨中氣。
竹繞亭臺柳拂池,徘徊終戀郡齋西。斜陽更上漁舟坐,明日紅塵逐馬蹄。
浚川泉竇疏,不浚川乃塞。鑿牖漏檐明,弗鑿坐深黑。感此益自愧,空負軀七尺。近方學心齋,萬動一時寂。面對天闕山,終日如賓客。默默兩無言,巖姿澹將夕。
朗朗乾坤忽變天,無村無傘倩誰憐。人奔風雨崎嶇徑,家在松蘿巖壑邊。
路迂橋斷處,門靜犢眠時。孤墅藏群柳,諸田灌一陂。僮閑春作少,婦懶午炊遲。誰道花源好,還令太守知。
肩輿晨發路逶迤,樹老山深日上遲。古洞有名傳白鹿,斯文無恙仰先師。瓣香喜遂平生愿,遺刻貪尋絕妙辭。指點重勞賢別駕,不妨深酌更題詩。
牂牁秋水和歌來,初醉橫汾賜酒杯。似有酴醾傳湛露,莫疑弦管走殷雷。人歸半渡千江月,客就中分八斗才。丞相久知能下士,公孫東閣為誰開。
憶昔相逢春莫天,道傍楊柳盡飛綿。池魚出水將三尺,竹筍成林又一年。高士已成招隱賦,行人未辦買山錢。野堂燈火清秋夜,何日聯床聽雨眠。
呂梁之水青石磯,中天寒月何霏微。梅花寂寞有誰賦,芳草飄零胡不歸。江海故人忽入夢,英雄白首空沾衣。明朝懷袖有尺素,安得雙鴻云際飛。
泥滑滑,涂滿泥。我身兩足馬四蹄,欲行向前不得馳。不得馳,心勿惱,跛鱉也行千里道。若教得意早成名,自有青云腳下生。
載筆虛當侍從年,多慚無賦奏甘泉。愁中月露西清夜,夢里松蘿故國天。石閣當山多鳥道,蓬門臨水半人煙。別來兩度經春草,誰傍池塘白晝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