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墓志帖贊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嚱,陳君之傳,夫豈以其文。
如寶晉省,亦庶幾乎其人矣。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嚱,陳君之傳,夫豈以其文。
如寶晉省,亦庶幾乎其人矣。
我看柳少師,在唐代憑借擅長書法聞名。當時的碑志如果不是他書寫的,那么人們就會以不孝來議論那些子孫。唉呀,陳君的傳,難道是因為他的文章嗎?就像寶晉省,也差不多是那樣的人了。
柳少師:指柳公權,曾任太子少師,以書法著稱。
寶晉省:米芾曾任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司管勾文字,后任太常博士,知無為軍等職,寶晉省可能是與米芾相關的一個代稱。
噫嚱:感嘆詞,相當于“唉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當時書法受重視,人們對書法名家極為推崇,作者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贊。
主旨是借柳少師書法受重視的現象,引發對陳君傳揚原因的思考。突出特點是通過實例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書法的態度。
鐫碑江夏黃仙鶴,摹古毗陵李錦鴻。何似懷翁雙絕手,吉金樂石有裘弓。
故人別去忽三月,乘興泠然御曉風。避客本非段干木,泛舟應擬陶朱公。窗間月影生林外,壁上燈花落酒中。自是過門不相見,風流難與昔人同。
商君挾三術,西游詫秦君。上陳帝王略,邈矣寧見珍。《陽春》信寡和,《下里》乃得親。孔轍七十周,信哉無停輪。我有縈紆思,區區向誰陳。
空山絕壑懸崖高,一塢白云如海濤。幽人抱琴無路入,松風落耳聲蕭騷。
一月留君興未闌,酒杯無限費春寒。海棠欲卸辛夷盡,取次看花到牡丹。
周漢遺文劫火深,晉唐緗素亦煙沉。青縑一尺絲千縷,留與閨門作佩箴。
不擬維摩室,春風步障開。欲分清露浥,故近白云栽。色奪人間艷,香從天上來。韶華正繁富,啼鴂莫相催。憶昔仙春館,春時每獨開。公家今剩有,僧舍亦分栽。暖吹扶霞上,卿云夾日來。可人看國艷,卯酒不須催。
閎辯談天衍,文具雕龍奭。公孫持堅白,李悝盡地力。荀卿獨老師,著論推儒墨。紛紛溷濁世,龍虎互吞食。大道隱不遂,居然心惻惻。金骨豈易銷,奈此眾口蝕。向使無春申,焉能免匍匐。汨汨數萬言,性惡殊道德。遂令上蔡兒,西游為鬼蜮。寄語昌黎生,匪惟不精擇。
未審誰家眼界空,籬中棄落小溪東。碧裙自染腮勻綠,宿淚殘沖粉下紅。一顧何堪獨搖影,三年幸賴早來風。堤邊遙有新蕖發,已見斜蹊漸漸通。
楚鄉迢遞廬山春,君來不來花又新。引筇踏爛廬山月,折得梅花懶寄人。
瑤臺峻高可避火,靈藥誰遣弭夭禍。一十一年君欲祭,無奈尸主塵中臥。
乍向江湖二水湄,初聞金石八音吹。自從擊拊經夔手,不盡鏗鎗動武思。風水千年空怒感,扁舟一往已情移。咸池遺響今猶見,河海諸人未許知。
釋褐由來第幾春,綵衣重襲繡衣新。地連羌僰民皆幸,天助風霜筆有神。驄馬豈期多避路,都亭無用苦埋輪。致君勛業爭先睹,應嘆遺賢滿后塵。
何止超前代,功隆道更尊。幾同造區夏,還復外乾坤。黃屋堯年度,青山禹穴昏。遺民猶望幸,淚血灑中原。河濟初開府,江淮晚視師。纘戎繇子圣,永命獨天知。鶴唳空虛警,云生仗自移。上哀何以稱,卒代繼周時。
百日開名宴,崇班列上公。馬鳴金騕裊,冠耀玉玲瓏。合樂咸韶奏,群羞水陸豐。林林應述職,能繼古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