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兄兩詩 其二
望斷家山兩地懸,白云何處涕潸然。
吏塵歲月知無幾,宦海風濤幸有邊。
已是雪霜催歲晚,又還花柳放春妍。
起予妙語令深省,碧眼相看話百年。
望斷家山兩地懸,白云何處涕潸然。
吏塵歲月知無幾,宦海風濤幸有邊。
已是雪霜催歲晚,又還花柳放春妍。
起予妙語令深省,碧眼相看話百年。
極目遠望家鄉,兩地相隔令人愁腸百結,不知白云深處家鄉何在,不禁潸然淚下。在官場的塵埃中,歲月所剩無幾,好在宦海的風浪還有邊際。已經是雪霜催著年末到來,轉眼間花柳又綻放出春日的妍麗。你精妙的話語讓我深刻反思,我們真誠相對,暢談著未來的歲月。
望斷:極目遠望。
涕潸然:流淚的樣子。
吏塵:官場的塵埃,指官場生活。
宦海:比喻仕途,官場如大海,風險莫測。
歲晚:年末。
起予:語出《論語·八佾》,這里指啟發我。
碧眼相看:真誠地相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外地為官,仕途經歷了一些波折,在與友人楊兄的交流中,因楊兄的話語有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詩中體現出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活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思鄉和官場感悟,通過自然景象和友人話語來抒發情感。其特點是情感豐富且有變化,既有深沉的思鄉與感慨,又有對未來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中的心境。
故園桑落霜風軟,紫蟹黃甘事事豐。乞得君家劉白墮,步兵明日下江東。
填海精禽恨未消,幾回溯夢認前朝。蒼天已共情俱老,紅雨猶憐雪后蕉。
煙雨罨空濛,萬綠叢中。亭亭遙認木棉紅。怕是離人迷望眼,特地撐空。鴛瓦冷欺儂。疊嶂云峰。車塵鞭題盼無蹤。春夢家家誰喚醒,蕭寺疏鐘。
昔我少壯日,與君握杯酒。仰見明月光,邀之為三友。一笑千古空,世事復何有。荏苒歲月疏,相看成白首。今吾持一觴,祝君無疆壽。借問此觴酒,還如少年否。與我同時人,半已成腐朽。而我幸與君,一觴還相偶。回首生平歡,轉覺澹可久。但醉莫復問,君歌我擊缶。
契闊風云會,棲遲道路長。老來猶作客,春至好還鄉。酒醒天連屋,詩成草滿塘。家聲尚清白,世態任炎涼。
孤花何婉娩,玉立含幽素。短短時出橋,疏疏或臨路。生疑檐下月,半照墻西樹。
馬上黃須惡酒徒,搭肩把手醉相扶。見人強作漢家語,哄著村童唱塞姑。
奔馳塵土何時了,自嘆一官如蟻小。半夜覓宿僧家園,夢里聞鴉霜月曉。
明月流光落硯池,濡毫漫寫送行詩。悠悠離思萬千種,惟有天涯明月知。
猶恐丹砂染未勻,波中影是鏡中身。長眉畫向春風里,不許人間更效顰。此扇當年定賜誰,淚痕猶自舊胭脂。班姬莫用閑相詠,次第涼風到汝吹。
江左頻年水為厄,廩庾枵然民菜色。猥予分職古鵝州,材質疏庸謾籌畫。茍循轍跡失公忠,才事徵求便煩刻。何如豐歉都不知,日侍諸賢浮大白。
朝看云出岫,暮見云歸山,禪心正與云相閒。如何對此生意見,思親不覺傷朱顏。佛法無生亦無死,割愛先從二親始。上人卻有望云心,善學寧慚魯男子。
皤鬢須看六十娘,無教瘦損笑東陽。誰知一夕丁寧語,日久思維更斷腸。
隔歲仙舟見往還,半因承寵半承顏。聞鐘肯動楓林色,曳佩猶連棘寺班。涼入客樓秋夢遠,舞馀吟膝夜庭閒。廬州新槁難頻得,極目淮南兩岸山。
溪上翛然松兩樹,共迎絳帳此中開。閒人不許彈棋入,益友從教品硯來。千歲豐姿俱偃蹇,重陽節序獨徘徊。諸生乞假成吾樂,仰盻喬柯飲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