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浦懷王建寧
南朝舊見王忠武,此地曾屯千萬兵。
十里荒蹊秋兔健,千年陳跡暮鴻征。
無衣空缊包胥志,遺幗終留諸葛名。
落日英雄滿襟淚,鳳凰倚徙正孤城。
南朝舊見王忠武,此地曾屯千萬兵。
十里荒蹊秋兔健,千年陳跡暮鴻征。
無衣空缊包胥志,遺幗終留諸葛名。
落日英雄滿襟淚,鳳凰倚徙正孤城。
南朝時就聽聞過王忠武的事跡,這片土地曾駐扎過千軍萬馬。十里荒徑上秋天的野兔跑得飛快,千年的陳跡旁暮鴻在遠飛。我空有像申包胥那樣救國的志向卻無衣可穿,如同諸葛亮留下巾幗的故事一般。落日下英雄淚滿衣襟,鳳凰山下孤城旁我徘徊不已。
王忠武:指王建寧,“忠武”可能是其謚號。
屯:駐扎。
荒蹊:荒徑。
健:這里指野兔跑得快。
陳跡:舊跡。
無衣:出自《詩經·秦風·無衣》,這里表示空有報國之志。缊(yùn):亂麻,這里可引申為空有。包胥: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曾為救楚國到秦國求救。
遺幗:諸葛亮曾送巾幗給司馬懿以激他出戰。
倚徙: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白水浦,看到此地曾經有英雄屯兵的舊跡,聯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結合自身境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無法施展。
這首詩主旨是追懷歷史英雄,抒發自身壯志難酬的悲憤。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豐富,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大作,但也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東風款夢屏山曲。天涯望極蘼蕪綠。盡意托鹍弦。難將心緒傳。小紅春唱慢。箏柱移銀雁。占斷艷陽時。流云歌外低。
盡把夷齊許后身,薦賢當日果何人。山中宋史人希見,元是忠齋也宋臣。
光輪未轉骨先糜,一語深悲倪煥之。愁見鬼雄來入夢,楚騷哀怨泣江蘺。
君山遙望暮云邊,孤館斟愁倍黯然。琴毀欲憑誰鼓瑟,花凋猶待柳吹綿。紛紛慨悵銷何處,歷歷行藏踞夢前。郁結千繩難自解,無端無緒動經年。
美人別我去,春恨滿蘼蕪。況是新秋夕,相思芳歲徂。月纖京兆畫,星點漢皋珠。峰霞張錦頰,池瀲湛清矑。物色那堪對,情悰可忍孤。將懷結楚夢,流思向云巫。
校獵歸來卸錦鞍,長林豐草夕陽間。龍媒不受鹽車困,盡屬皇家十二閑。
一從君返后,寂寂病無詩。遠道思公子,輕帆送少眉。鄉音春札在,旅況夜燈知。昏嫁慰吾愿,山荊悵別離!
才人遭際例多磨,何止寶姑遇寶婆。萬種野花新歲月,一枝櫞筆舊山河。誰知涉甚天下事,我但唱吾心里歌。翹首西郊微悵悵,香山別近廿年么?
遠道悠悠日暮云,愁眉今日為君軒。殘燈獨照江東集,短夢相尋白下門。即事想多梅蕊句,有誰堪共桂花樽。斯文賴有斯人在,會合何時得細論。禿翁衰雪涕垂頤,仿佛三生懶散師。浹髓淪膚都是病,傾囷倒廩更無詩。笑看筆格網絲遍,閒數窗欞花影移。事業光陰今若此,故人休說舊襟期。
七尺軀,歸底處。一尺素,寫得住。是真是假,有眼看覷。
六牛圖出新豐曲,妙唱難齊和轉訛。慧命一絲門戶重,不教衰淚落庭莎。
去歲到山曾有雪,今年踏雪復登山。泉聲滴瀝還如舊,山共孤僧添老顏。
臘近冬殘云未合,江南青壟麥休肥。誰將太守隨車雨,一夜從風作雪飛。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煙然燭九衢香。車聲馳道內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陵邑祇今稱虜地,衣冠誰復問唐裝。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墻。
向前時,憐恰好。苦恨情悰較少。今已后,奈情何。情多恨轉多。枉周折。須把別。孤館曉燈明滅。爭得似,玉花驄。隨君浪蕩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