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 其九
天巧與天宜,雕鎪焉用詩。
冥鴻吾自愛,隠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
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
天巧與天宜,雕鎪焉用詩。
冥鴻吾自愛,隠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
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
天然的巧妙與自然相適宜,何須雕琢詩句呢。我自喜愛如高飛的鴻雁般自在,那隱藏的豹子的心思他人又怎會知曉。牧笛之聲正值得聆聽,胡笳之音卻讓人難以忍受。感傷時世的燭之武,年老了已不能有所作為。
天巧:天然的巧妙。
雕鎪:雕琢,指刻意作詩。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隱居的人。
隱豹:典出《列女傳·陶答子妻》,指隱居伏處,愛惜其身。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常象征戰亂。
燭之武:春秋時期鄭國人,曾在年老時勸退秦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社會動蕩,詩人或許處于年老階段,面對時世變化,感慨自己無法像燭之武那樣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因而有此詩作。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時世的感傷和自身年老難有作為的遺憾。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動蕩時局下的心境。
畫荻丸熊,古有是人,今復見之。想篝燈課讀,聲寒秋蟀,鳴機斷素,候辨晨雞。辛苦休論,艱危獨喻,蘭折唯欣桂有枝。神鐙護,幸舟行屈曲,在水之湄。百年陵谷遷移。倘重到麻姑鬢亦絲。彼□人大盜,不操矛戟,承家弱息,敢墮門楣。回憶當年,小人有母,罔極難酬空廢詩。披圖看,甚高天厚地,局蹐如斯。
來去扁舟鳧鶩趨,酒痕霜氣照江湖。新吟欲比南豐橘,疊沁肝脾起老夫。文書引睡那關渠,山尾溪頭枕簟如。鄧尉尋梅魂路斷,墻根自撫不村樗。
亂向殘年定,東風息戰塵。太平如可待,相見賀從新。自笑屠蘇我,誰吹畫角秦。幾人天寶舊,重賞后元春。賣釧猶堪醉,簪花不恨貧。淵明今甲子,猶是晉時人。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塞上蕭蕭雨更風,秋來興味與誰同。短檠聊和燈前句,長槊休誇馬上功。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較諸公。到頭等是為形役,盡付掀髯一笑中。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十樹秾桃壓鬢才,似花人費蝶兒猜。看看寫影春燈底,飛滿歌聲水上臺。恍接神人下紫鸞,曾攀福地住仙壇。一襟猶帶千巖氣,飄落尊前作夜寒。
縞袂羽衣紛下,錯疑萼綠,來會群仙。小苑陰陰,是處競拾釵鈿。鬢云亂、高搴舞袖,香汗漬、斜幫歌筵。好唇妍。韓憑魄化,宋玉情牽。三年珠櫳懸網,珊屏褪粉,冷落風前。遠隔羅浮,夢中猶認翠裙煙。指芳林、依依暫別,過太常、惘惘輕憐。且留連。縱教花盡,葉底堪眠。
相過賀新元,干戈且息肩。不圖垂老日,還見太平年。灰向昆明盡,春從待漏傳。衣冠禾黍地,簫鼓杏花天。燈市嬉遺老,旗亭臥醉仙。山林聞好語,天下米三錢。
宿雁驚江渚,餓彪嘯林丘。不知雪如許,但怪風颼飗。起看堂前柳,枯梢戛鳴球。安得萬家春,解我饑寒憂。旋支折腳鐺,移燈視床頭。發蒙馀半瓶,聊溫三四甌。鳴腸時一沃,曲身漸和柔。遙應原野間,錦衾覆釐麰。農夫庤錢镈,指日望有秋。愿言開同云,東郊從春游。
露濕墻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陰。憐君獨臥無言語,唯我知君此夜心。不明不暗朧朧月,不暖不寒慢慢風。獨臥空床好天氣,平明閑事到心中。
弓劍相隨幾歷年,鬢毛斑剝飽風煙。可憐蘆葉胡笳地,又過菊花新酒天。耳聽驊騮還紫邏,夢隨白鷺過青田。家僮久問謀歸未,想笑吾頑不可鐫。
眾卉在籬下,惆悵秋光同。老農面寸垢,滿口封培功。吾亦事吾事,買菊澆寒筒。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亭。
階下芙蓉花已繁,列盆晚菊亦翻翻。風輕日暖擎甌坐,留得蜂房長子孫。晴翠疑分郭外山,孤松散葉影斕斑。摩挲左肘雞聲里,世上無人解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