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杜甫夜宴左氏莊詩御書贊
帝淳熙兮重華,燦璧跗以秀荂。根六藝兮正以葩,蔽一言兮思無邪。
噫后人兮誰耶,有臣甫兮不浮以夸。窮不詘兮之死靡他,志不忘君兮于天之涯。
九淵兮鯨牙,洶怒兮奔拏。閱三百年兮鼓吹群蛙,皦如英韶兮屏淫斥哇。
搴月兔兮泛靈槎,登鈞天兮泰皇家。御墨兮驚鴉,十行兮整斜。
紫電兮丹霞,因風兮塵沙。臣有扁舟兮床筆灶茶,愿托寶墨兮水云蒹葭。
恍清夢兮隨鑾車,臣身江湖兮臣心不遐。
帝淳熙兮重華,燦璧跗以秀荂。根六藝兮正以葩,蔽一言兮思無邪。
噫后人兮誰耶,有臣甫兮不浮以夸。窮不詘兮之死靡他,志不忘君兮于天之涯。
九淵兮鯨牙,洶怒兮奔拏。閱三百年兮鼓吹群蛙,皦如英韶兮屏淫斥哇。
搴月兔兮泛靈槎,登鈞天兮泰皇家。御墨兮驚鴉,十行兮整斜。
紫電兮丹霞,因風兮塵沙。臣有扁舟兮床筆灶茶,愿托寶墨兮水云蒹葭。
恍清夢兮隨鑾車,臣身江湖兮臣心不遐。
淳熙年間的孝宗皇帝啊,如美玉般光彩照人。以六經為根本,文章純正而華美,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思想純正無邪。唉,后世還有誰能如此呢?有杜甫這樣的臣子,不浮躁不浮夸。窮困也不屈服,至死忠貞不渝,即便在天涯海角也不忘君主。深淵中有如鯨牙般的危險,波濤洶涌似猛獸搏斗。歷經三百年,世間喧囂如群蛙鼓噪,而皇帝的御書如高雅的音樂,摒棄了低俗。像采摘月兔乘坐仙筏,登上天宮來到皇家。御筆如驚飛的烏鴉,十行字規整又錯落。似紫電和丹霞般絢爛,隨風揚起塵沙。我有小船,帶著筆和茶,愿將皇帝御墨寄托在水云蒹葭間。恍惚中在清夢中跟隨皇帝車駕,我身雖在江湖但心不離君主。
淳熙:宋孝宗年號。
璧跗(fū):美玉的花蒂,比喻根基美好。秀荂(fá):美麗的花朵。
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蔽一言:用一句話概括。思無邪:出自《論語·為政》,指思想純正。
詘(qū):屈服。之死靡他:到死也不變心。
奔拏(ná):搏斗。
鼓吹群蛙:比喻世間喧囂低俗。
皦(jiǎo):明亮,這里指高雅。英韶:傳說中的虞舜樂名,泛指雅樂。屏淫斥哇:摒棄淫邪低俗的音樂。
搴(qiān):采摘。靈槎(chá):仙筏。
鈞天:神話中天上的中央。泰皇家:指皇家。
御墨:皇帝的墨跡。
扁舟:小船。
此詩創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間。當時南宋朝廷處于偏安狀態,文化上尊崇儒家經典。作者看到孝宗皇帝書寫杜甫夜宴左氏莊詩的御書,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皇帝的贊美和自身的忠誠。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孝宗,借杜甫表達自己的忠誠。其特點是語言華美、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皇帝的態度和文學創作風格。
乾坤并萬象,地獄及天堂。 物物皆真見,頭頭用不傷。
辯口利舌間,高低總不虧。 還知應病藥,診候在臨時。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 更擬論玄妙,冰消解瓦摧。
煙云出沒有無間,半在空虛半在山。 我亦閒中消日月,幽林深處聽潺湲。
亂山積雪郁崔嵬,對景慚無倡和才。 晴日舊曾梅下飲,好懷今為竹林開。 仙人千劫能居此,俗客三生始一來。 未許扁舟落吾手,明朝相約共傳杯。
一實包含萬點春,收來粒料是家珍。 些兒圓轉誰能委,唯一身分百億身。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須聞此氣崢嶸。 何妨卻伴參寥子,無數新詩咳唾成。
物外老余生,泉發幽巖里。 自可給瓶盂,不羨滄溟水。
謝講竺峰寺,歸隱新此橋。 院幽結林表,身老寄煙霄。
風篁蔭修嶺,挺節含虛心。 悠悠往還客,孰不聆清音。
真說無所示,真聽無所聞。 海潮山外過,妙響入深云。
風又雨。春事自無多許。欲待柳花團作絮。柳花冰未吐。 翠袖不禁春誤。沈卻綠煙紅霧。將謂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過眼紛紛遙集,來歸往往羝兒。草間塞口绔間啼。提攜都不是,何似未生時。 城上胡笳自怨,樓頭畫角休吹。誰人不動故鄉思。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坐久語寂寞,泉響忽翻空。不知龍者為雨,雨者為成龍。看取交流萬壑,不數飛來千丈,高屋總淙淙。是事等惡劇,裂石敢爭雄。 敲鏗訇,捫滑仄,藉蒙茸。蒼浪向來半掩,厚意復誰容。欲說正元舊事,未必玄都千樹,得似洞中紅。檐語亦顛倒,洗爾不平胸。
娟娟二入清明了。猶說淮陽早。錢歐陸譜偏花光。紅到壽陽、也不說淮陽。 此花地望元非薄。回首傷流落。洛陽閑歲斷春風。怎不當時道是、洛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