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九鎖步虛詞 云璈鎖
悠悠劫為朝,萬民恣遨游。
三山眇如塊,舉步身彌高。
絳宮近咫尺,天風度騷騷。
至音非笙歌,泠然八瑯璈。
悠悠劫為朝,萬民恣遨游。
三山眇如塊,舉步身彌高。
絳宮近咫尺,天風度騷騷。
至音非笙歌,泠然八瑯璈。
漫長的劫數如同朝夕一般短暫,百姓盡情地遨游。三座仙山渺小得如同土塊,抬腳前行身體越升越高。帝王居住的宮殿仿佛近在咫尺,天空的風颯颯作響。最美妙的聲音并非笙歌,而是清越的八瑯璈之音。
劫:佛教概念,指極長的時間。
恣:放縱,盡情。
三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眇:渺小。
絳宮: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宮殿,也可指帝王居住的宮殿。
騷騷:風聲。
泠然:形容聲音清越。
八瑯璈:傳說中的仙樂。
“步虛詞”多為道教齋醮儀式中使用的歌詞,用于贊詠神仙的活動。此詩創作應與道教文化活動相關,詩人可能在參與道教儀式或受道教思想影響下,表達對神仙境界的想象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神仙世界的美妙,吸引人們對道教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充滿奇幻想象,體現了道教文學特色,在道教文學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豐富了道教文化的表達形式。
赳赳儀容,桓桓英武。出甲隴西,散其部伍。心拱北辰,威鎮西土。肇造秦邦,為我始祖。
吾徒例迂疏,與世自少可。不工口囁嚅,正坐胸磊砢。折腰迂人情,高論常轗軻。歸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琴尊日多暇,未覺此計左。秋風挾佳月,流光侑孤坐。持觴酹伯倫,彼豪真蜾蠃。西風忽凄厲,皎月流素光。客從何方來,蘭佩芙蓉裳。揮琴發哀彈,夜寂山蒼蒼。可人者曲生,挽我無何鄉。醉中眇萬物,拄頰歌滄浪。毛穎輕俗子,孔方疏吾曹。未須奴事錢,正可仆命騷。持此將安之,聊足以自豪。向來與諸儒,尚論夔與皋。此言終當酬,時命不我遭。欲語恐驚紛,卑之無甚高。
薦物菲漿肴,清貧逾往日。癡兒鞠跽處,及此訴幽臆。十載飄危身,荒亂況催迫。安貧未茍營,九幽倘無責。憶從辟踴辰,慈母發初白。淚眼幾傷明,肺疾又重積。三年弄雛孫,咿呀破哀戚。餐膳亦強佳,鹽米勞昕夕。天寒侍宵績,掩淚告父德。終身負罪人,顧影叢怵惕。冷落瀧岡阡,猶缺墓門石。癡兒奚有待,此念常自惜。敝廬燈火深,慘澹照顏色。馀喘咽為詩,了不分淚墨。
回環湖水帶溪灣,彷佛瀛洲海島間。地上云煙接天界,壺中日月照人寰。百年竹木青春在,一院香風白晝閒。只怕名韁牽引出,雙成悵望幾時還。
朗月清風夜有鄰,袁宏最可坐船吟。長康癡絕非無幸,也慰瞻家捶腳人。
虛窗綠陊紅塵杳,昨夜微霜驚宿鳥。玉衡天遠不禁秋,疏姿映帶林塘小。厭隨繁蕊蔟暄風,剩裛籬香撲酒空。輕薄葦綃寒獨浣,縞衣無地擾師雄。
擬待解相思,相思隔風雪。檐前數條冰,刺破一腔熱。
汩汩紅塵倦往還,偶來偷得似僧閒。一心自別清涼處,萬事如經夢寐間。盡日禪房揮玉麈,幾時仙嶺對冰顏。知君有術消煩暑,旋琢瓊瑤出道山。
夢中未識錦江船,慣看瘴霾和塞煙。客地風霜催鬢老,家山消息倩誰傳?歸來剩止詩三百,曾寫行難路八千。人日逢春多感慨,怎將片語祝新年!何堪家國浪中船,往事縈懷未化煙。故里赤貧人善斗,龍沙絕遠檄飛傳。當時完卵誰能一?今日夢槎心結千。風雨蕭蕭天易老,民權民主盼年年。
西風湖水漾秋痕,短褐殘編日閉門。忽見江城上明月,野船村酒弄黃昏。
帝閫謀元師,齋壇屬老儒。黃麻孚大號,皂纛擁前驅。便合聯黃袞,猶應冠紫區。炎炎白晝日,奄忽下桑榆。
一葉扁舟駕順風,黃河九曲路西東。沙鷗野鷺飛翔遠,岸草汀花點綴同。望斷歸心帆影里,驚回鄉夢櫓聲中。推篷獨坐無馀事,祗有吟哦興不窮。
雙峽何亭亭,如弟復如兄。紫薇劉郎去已遠,山今猶有紫薇名。太學儒生未三十,玉樹英英向人立。堂上有親今白頭,晨昏定省嗟何及。書往書來春復秋,璧水竟作三年留。鳳凰臺上一回首,千里云生東海頭。東海東頭白云起,望峽之心何日已。安得爾云化為五色衣,朝朝暮暮當庭闈。朝朝暮暮當庭闈,不勞望云思遠歸。
嗚呼長沙,乃懋厥德。厥德不惑,受此方國。王室賴焉,孰敢僭忒。豈曰今人,古不易得。
維揚煙水帶江湖,仙客帆開十幅蒲。不是白云遮望眼,平山山色本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