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之侄謁留守別先生
不待吹噓送上天,凌云意氣自飄然。
長江秋色將征旆,半夜霜威襲客氈。
淝水功名須爾力,斜川風月了吾年。
師門念舊如相問,為道衰頹怕著鞭。
不待吹噓送上天,凌云意氣自飄然。
長江秋色將征旆,半夜霜威襲客氈。
淝水功名須爾力,斜川風月了吾年。
師門念舊如相問,為道衰頹怕著鞭。
不用他人吹噓,你憑借自身凌云意氣就能直上青天。長江的秋色伴隨著你遠行的旗幟,半夜的寒霜侵襲著你旅途的氈毯。在淝水那樣的戰場建立功名需要依靠你的能力,我則在斜川的風月中度過余年。如果師門舊友問起我,就說我已衰老頹唐,怕再被驅使向前。
吹噓:指借助外力宣揚、推薦。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志向高遠。
征旆:出征的旗幟,這里指遠行的旗幟。
淝水功名:淝水之戰是著名戰役,這里借指建立戰功。
斜川風月:斜川是一個有美好風光的地方,這里指閑適的生活。
著鞭:本義是用鞭子趕馬,引申為努力向前、被驅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已處于晚年,而范之侄意氣風發準備遠行去拜訪師長或尋求功名。詩人可能有感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晚輩的朝氣,寫下此詩送別并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范之侄并寄予期望,同時表達自己晚年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晚輩的鼓勵,又有自我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東朝功業高參九,丞相門閭盛活千。二紀再中扶漢日,一簾全覆避堯天。濯龍春去蠶空老,長信衣藏玉不煙。與子弄孫神圣上,飛騰誰識母儀篇。
山人有山未嘗游,俗客遠來仍久留。白云滿眼望不見,可惜宜陽一片秋。
繁華漸覺枝頭少,冷蝶寒蜂盡不來。寄語春風莫相妒,明年還我最先開。
浦口歸帆落,沙頭行客回。林間酒旗出,快著一篙來。
春到人間,嫩黃染長條,暖煙晴晝。未按舞腰,學畫妝眉,二八女兒纖瘦。絳桃秾李攜佳伴,陳步障、青紅如繡。過微雨,年年好在,禁煙時候。嬌困如酣卯酒。應惱殺、翩翻燕朋鶯友。綠水灞橋,斜日章臺,雪絮亂飄襟袖。勸伊休管別離事,但贏取、青青依舊。再相見,清陰漸成數畝。
海角千家郡,天南一水涯。倦游慚梗泛,多滯喜瓜時。弱羽誠難振,危根只自持。幾門嘗際遇,百步亦參差。萬壑噴霆霧,千峰出險巇。牢愁客星見,孤節澗松知。賀廈寧無托,披云幸有期。魯堂金石地,商欲再言詩。
左耳聽比鄰,哀哀哭其夫。家破肉未寒,欲與死者俱。右耳聽嫠婦,呱呱哀其雛。夫亡僅一女,不自禁毒痡。攬衣夜向晨,鐃鼓何喧呼。誰何過喪車,送骨荒山隅。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娛。聞見又如此,坐嘆歲月徂。明朝計安出,痛飲真良圖。
寒屋茅檐古,疏煙野樹春。遙遙濟川者,應是此中人。
尚寐無聰,幽夢斷、蘧然難續。隱隱聽、鼓聲如呼,角聲如哭。檐短茅堂窗已白,灰殘爐火樽無綠。稱有無、隨分具晨餐,唯饘粥。有義命,何思慮。在坎陷,彌謙牧。但客來嘗愧,小坊深曲。不及屠沽馀酒肉,不及駔儈多僮仆。下葦簾、相對話移時,清歡足。
雞鳴上馬過河橋,何異東都赴早朝。紅日已高猶熟寢,比君殊未得逍遙。
客行天下半,波流日滔滔。卓然王幕長,獨詣見所操。西風吹黃鵠,瞥眼云中翱。無彼升天翼,欲飛詎能高。讀律三十年,弗離州縣勞。歸休青山郭,緣溪置屋牢。種瓜以為業,不復求其曹。饌甘盤有魚,飲旨尊有醪。兒賢曲奉養,末慕樂陶陶。奈何百年期,歡忻變號咷。望見雙梧樹,我每涕沾袍。梧樹奚足悲,回躅于焉韜。
目窮千里筆不到,自是馀生坐太凡。一日興來何可遏,開窗寫出碧嵓嵓。
金邊山畔汁偏美,玉井峰頭船最多。未敢磨刀供大嚼,卻愁藏扎有修羅。
情懷孤寄三千界,圖史如流一萬年。日用限前無所得,奇才老去例逃禪。
凄絕瓊樓待旦人,獨持鸞鏡感霜痕。誰憐銅輦秋衾夢,終作銀臺晝炬身。千丈浪,萬重云,要將黃海賭乾坤。當年橫笛高歌意,贏得詞仙話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