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 其二
來為群元扣右扉,香生瓊宇碧油圍。
前騶所過風俱靜,幽鳥不驚云與飛。
清嘯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
勝游英槩真奇遇,卷入豪端放棹歸。
來為群元扣右扉,香生瓊宇碧油圍。
前騶所過風俱靜,幽鳥不驚云與飛。
清嘯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
勝游英槩真奇遇,卷入豪端放棹歸。
我前來為眾人叩響右側的門扉,瓊樓玉宇中香氣彌漫,被碧綠的氛圍環繞。前面開道的侍從走過,連風都安靜下來,幽居的鳥兒不驚飛,與云朵一同飄動。清朗的嘯聲在山中回蕩,傍晚號角響起,溫和的水汽彌漫在九曲溪上,還未到穿秋衣的時候。這場美妙的游覽、豪邁的氣概真是奇特的遭遇,我將這一切思緒卷入筆端,然后劃船歸去。
群元:眾人。
右扉:右側的門。
瓊宇:華麗的房屋。
碧油圍:碧綠的氛圍環繞。
前騶: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面開路的侍從。
清嘯:清亮的嘯聲。
暮角:傍晚的號角聲。
和蒸:溫和的水汽蒸騰。
九曲:指九曲溪,在武夷山。
豪端:筆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是在游覽武夷山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置身于武夷山的美景中,被其清幽的環境和獨特的風光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記錄這次奇妙的游覽經歷。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游覽武夷山的所見所聞所感,主旨是表達對武夷山美景的贊美和此次游覽的驚喜。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展現了古代文人游覽山水的心境和創作風貌。
朝看襄陽花,夕飲襄陽酒。馬上倒載歸,小兒齊拍手。
奉詔金門草圣題,平明趨過殿西墀。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朝論只應收畯杰,皇心非不監安危。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御卮。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御香。東觀圖書經屢讀,舊溪桃李見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冊,飽死侏儒詎足量。忝班清禁接嚴徐,詔侍延英訪對初。滄海煙霞連太液,丹霄日月近雕輿。明廷已奏安危策,紫府誰將姓字書。從此青云知有路,致君材業不應疏。
一船在后忽攙前,前后篙師各粲然。山入春來肥更秀,向人依舊聳寒肩。
溪南溪北樹縈回,洞口桃花幾度開。楓子鬼來天作雨,云陽仙去水鳴雷。
香滿金猊火滿籠,燈花報喜結芳叢。阿鬟向我忻相賀,明日歸期卻又空。
百尺發天機,曠若蘇門嘯。中有枕流人,日譜華胥調。
天涯一片武陵霞,滿眼春光處處花。莫道繁華渾似夢,周南正好詠宜家。
回峰危欲墮,峭徑深可入。縈紆度壁塢,杳窕去井邑。泉懸凈練明,崖擁積鐵澀。緬懷貞白君,相從負云笈。
萬紫千紅夢已休,眼中驚見翠光浮。數聲啼鳥無尋處,幾度斜陽不入樓。潤透琴書渾欲雨,涼生衣袂已先秋。此時蒲柳還多感,莫遣西風一夜愁。
黃云馬首橫,仗劍赴邊城。雖歌出塞曲,詎謂從軍行。炎夏征途壯,河山旅望驚。從來班定遠,曾是一書生。
清曉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來儀。飄飄元是三山侶,兩兩還呈千歲姿。似擬碧鸞棲寶閣,豈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當丹闕,故使憧憧庶俗知。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齲齒妝。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將烽火誤君王。
曉廛集似鳥投林,密柵緣墻布棘針。冷霧障天云木暗,暖風著地雪泥深。濟流東去長歸海,蜀客西來遠貨金。喜遇采江香醞賣,一尊見貺慰鄉心。
無金鑄島應憐我,欲繡平原大有人。小試鉛刀開九府,且馮木鐸徇三春。立言立德難今世,知命知非惜此身。揮手群飛歸去好,故山猿鶴盡佳賓。
展眉風過處,綰發雨來時。彈鋏無人應,臨行一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