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子忠 其三
我往才秋莫,君來恰歲寒。
離鴻書落莫,歸馬路平寬。
白社論心易,文壇出手難。
近來詩思澀,風雪立雕鞍。
我往才秋莫,君來恰歲寒。
離鴻書落莫,歸馬路平寬。
白社論心易,文壇出手難。
近來詩思澀,風雪立雕鞍。
我前往時才到秋末,你到來時恰是寒冬。離散的鴻雁音書稀少,歸家的道路平坦寬闊。在白社坦誠交心容易,在文壇施展才華困難。近來作詩靈感枯竭,只能在風雪中騎著雕鞍苦思。
秋莫:即秋末,莫,同“暮”。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時節,這里指冬天。
離鴻:離散的鴻雁,常比喻分離的人。落莫:同“落寞”,冷落、寂寞。
白社:古代文人結社之地,這里指友人相聚之處。
詩思:作詩的情思、靈感。澀:不流暢,這里指作詩靈感匱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秋冬之際。當時詩人可能經歷了與友人的分別和相聚,在文壇創作上也遇到了瓶頸,心境較為落寞,于是寫下此詩與晏子忠唱和交流。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聚散和文壇創作展開,通過對季節、離情、創作困境的描述,展現了詩人的生活和心境。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與友人的唱和之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性澄明萬古同,滔滔潤物信無窮。
百川奔注歸滄海,五服安居賴禹功。
動帶晚風沖島嶼,靜涵秋色混虛空。
浮舟葬骨成何事,范蠡知機伍相忠。
講余多滯疾,林下掩重扉。
度日人稀到,殘陽鳥獨歸。
山光來有勢,云影去何依。
世態那堪說,唯君念息機。
萬仞攀蘿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
參差珠樹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尋。
洞口碧畦長種玉,壇邊古篆欲生金。
桑田未變桃先熟,唯見蓬萊水淺深。
一住翠峰頂,兩見溪草綠。
不知朝市間,幾番生榮辱。
蕭條巖上云,冷淡水邊竹。
報誰歸去來,向此空踟躅。
故鄉勾踐國,解印掛帆歸。
吟苦容雖瘦,官情道自肥。
堂幽山屐在,廚冷甑塵飛。
莫向云門下,高歌便采薇。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潤禽魚。
貫花雖自科千品,標月還歸理一如。
過量劫應期廣布,剎那心合未忘書。
四衢道內拋紅焰,五欲波中綻白蕖。
排斥眾魔登壽域,引攜諸子下安車。
義天星象熒熒也,辭海波瀾浩浩歟。
違背此恩難拯拔,遭逢末世豈躊躇。
聞來半偈須相敩,惜去全身莫共居。
飛辯恨曾虧激問,頤幽欣且免長噓。
生生頂奉輝心鏡,廓照塵勞信有余。
傍砌根全露,凝煙竹半遮。
臘深空冒雪,春老始開花。
止渴功應少,和羹味亦嘉。
行人憐怪狀,上漢采為槎。
荷策下丹嶂,紛紛雪正飛。
浮生誰未到,舊國自重歸。
云背猿聲斷,天遙鶚影微。
蓮城古風月,又得振清機。
一宿無塵境,相留靜話長。
秋聲歸古木,月色滿空廊。
嵐氣侵衣潤,溪泉漱齒涼。
終期整缾錫,來此掩閑房。
一歲期今夕,高空雨忽零。
虛窗沈素影,疏竹動秋聲。
已被云陰閉,徒懷永夜明。
徘徊倚山閣,誰見此時情。
江天梅雨晝蕭蕭,送別愁吟白纻謠。
處士才高融未薦,騷人魂斷玉方招。
自傷櫪驥心千里,空羨冥鵬志九霄。
酒罷征鞍迢遞去,不堪回首木蘭橈。
野水春山,風光極目。
千里萬里,太遲太速。
絕域澄澄兮非犀炬可照,希聲杳杳兮非鳳膠可續。
葉落花開知不知,人天景行為高躅。
樞動本為榮辱主,常因戶外細推尋。
乾坤出入無窮象,夷狄關防有限心。
揜到善人非遠大,開當古道自高深。
九成載舉簫韶奏,穆穆無兇合在今。
自得南風旨,虛堂此夕彈。
正聲傳不易,俗耳聽終難。
峭壁蟲音絕,喬枝鶴夢殘。
坐來消萬慮,斜月上危欄。
涪江怒激鯨鼇宅,岌岌三山大傾側。
冥數俄然一個來,步武群方作禪客。
振聲謂我分綱宗,今兮古兮何忩忩。
令吾強為抉辭句,句句字字凜凜生狂風。
拂散四七單傳之落葉,掃蕩二三直指之流蓬。
似帶微芒,敢未勦絕。
寒木在握兮全機可笑,秋水橫按兮半提可滅。
使八極頂目者不自爭衡,見斯人兮駕御昂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