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季允赴召 其二
一傾鼎否一番新,但見新人笑故人。
元祐至今迭更化,崇寧以后幾權臣。
曾趨嘉定改元詔,又賀端平第一春。
長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陳。
一傾鼎否一番新,但見新人笑故人。
元祐至今迭更化,崇寧以后幾權臣。
曾趨嘉定改元詔,又賀端平第一春。
長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陳。
朝廷局勢一變就會有一番新景象,只見新得勢的人歡笑,舊人落寞。從元祐年間到現在政權更迭不斷,崇寧以后出了好幾個權臣。曾參與嘉定改元詔書相關事務,又慶賀端平元年的到來。總是把人才留一半不用,今年新啟用的到明年就成舊人了。
傾鼎否:比喻朝廷局勢變化。鼎否,《易經》中卦名,象征局勢好壞轉變。
元祐: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
更化:指政治上的改革、變更。
崇寧:宋徽宗趙佶的年號。
嘉定:宋寧宗趙擴的年號。
端平:宋理宗趙昀的年號。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南宋時期政治局勢動蕩,政權更迭頻繁,權臣不斷出現,人才任用存在諸多問題。詩人送李季允赴召時,有感于當時的政治狀況而創作此詩。
主旨是反映南宋朝廷政治更迭、人才任用不合理的問題。特點是借歷史年號展現政治變遷,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政治的關注和憂慮。
踟躕下山婦,
共申別離久。
為問織縑人,
何必長相守。
北斗星移銀漢低,
班姬愁思鳳城西。
青槐陌上行人絕,
明月樓前烏夜啼。
北望單于日半斜,
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
應得東流入漢家。
秦王龍劍燕后琴,珊瑚寶匣鏤雙心。
誰家女兒抱香枕,青綺幃中坐相憶,紅鸞鏡里見愁色。
簷花照月鶯對棲。
君御狐白裘,妾居緗綺幬。粟鈿金夾膝,花錯玉搔頭。
離別生庭草,征衣斷戍樓。蟏蛸網清曙,菡萏落紅秋。
小膽空房怯,長眉滿鏡愁。為傳兒女意,不用遠封侯。
自從離別守空閨,遙聞征戰赴云梯。
夜夜思君遼海北,彩鸞琴里怨聲多,飛鵲鏡前妝梳斷。
誰家夫婿不從征,旦逐新人殊未歸,還令秋至夜霜飛。
北斗星前橫旅雁,暗啼羅帳空自憐,夢度陽關向誰說。
每憐容貌宛如神
萬事皆零落,
平生不可思。
惟余酒中趣,
不減少年時。
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
妾如臺上鏡,得照始分明。
十五玉童色,雙蛾青彎彎。
鳥銜櫻桃花,此時刺繡閑。
嬌小恣所愛,誤人金指環。
艷花句引落,滅燭屏風關。
妾怕愁中畫,君偷薄里還。
初謂來心平若案
越王宮里如花人,
越水溪頭采白蘋。
白蘋未盡人先盡,
誰見江南春復春。
燭與人相似,通宵遽白煎。
不應須下淚,只是為人然。
今日漢家探使回,
蟻疊胡兵來未歇。
春風渭水不敢流,
總作六軍心上血。
自從別鑾殿,
長門幾度春。
不知金屋里,
更貯若為人。
自君之出矣,
寶鏡為誰明。
思君如隴水,
常聞嗚咽聲。
輪如明月盡,
羅似薄云穿。
無由重掩笑,
分在秋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