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州弟挽詩 其三
人物寂寥甚,天心分付誰。
御戎傷畜縮,講學病支離。
吏橫民重足,時危命一絲。
若人天亦靳,撫事轉傷悲。
人物寂寥甚,天心分付誰。
御戎傷畜縮,講學病支離。
吏橫民重足,時危命一絲。
若人天亦靳,撫事轉傷悲。
人才稀少到了極點,上天將國運托付給誰呢?抵御外敵時怯懦退縮令人痛心,研究學問又陷入繁瑣支離的困境。官吏蠻橫,百姓嚇得不敢邁步,時局危急,人命如同懸于一絲。這樣的賢才老天也吝惜不讓其留存,想起這些事我愈發悲傷。
寂寥:稀少、冷清。
分付:交付、托付。
御戎:抵御外敵。畜縮:退縮、怯懦。
講學:研究學問。支離:繁瑣、零散。
重足:雙腳并攏,形容恐懼不敢行動。
靳:吝惜。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看出當時社會面臨外敵威脅,內部政治腐敗,人才稀缺。詩人可能在目睹社會種種亂象,又遭遇弟弟離世的雙重打擊下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感慨社會現狀與賢才離世。其突出特點是寫實,反映時代困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的關注和責任感。
柔桑最是無情物,葉綠枝鮮。空賺蠶眠。嘔盡殘絲肯見憐。不如池上新荷好,覆水田田。暗地成蓮。未到秋風藕似船。
南國東鄰各一時,后來惟有杜紅兒。若教楚國宮人見,羞把腰身并柳枝。
旁道崎嶇中道平,洋車轣轆汽車輕。達官仆仆忙開會,決議何時付實行。馬靴短劍嗶嘰裝,禮教周臻意態莊。民族已遭威脅久,同仇何日制貪狼。中樞有筆大如椽,黨委都憑一手圈。聞道時期方訓政,何年始得有民權。鉤金鏤粉聳雕甍,處處樓臺新筑成。計劃幾時興實業,略開工廠裕民生。陵園茅土盡瓜分,村舍亭林支配勻。園外民田磽且窄,地權何日得平均。
濁涇一斛幾半區,白田一沃成膏腴。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挾阜不可渠。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嗇夫疲糞車。陳蕃一室還掃除,淵明亦復新其廬。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春日秋霜與化俎,何當得此輔唐虞。中行未易良可吁,晉人努力無為迂。
氣暾寒日曉,光照遠山晴。鄒谷有春意,袁門聞履聲。映書何自苦,炙背不妨清。邂逅逢詩將,高吟眼倍明。
歡猶程孔交,來匪張范約。豈但授館粲,雅與同丘壑。我圃三徑荒,幾年負杯酌。秋葉與春花,今幸復還昨。園丁報新陽,早梅紅破萼。
吾衰端不為蛾眉,不假霜鉛補漏卮。無恙感君頻寄語,不龜愧我未逢醫。命窮漸退星臨木,書誤無憑病發梨。康濟自身猶未辨,敢將蘇息問民痍。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檜作幽棲。何時一棹來相訪,說盡人間萬事非。
客纜相銜系柳邊,不禁雪浪苦粘天。尋常溪口魚蝦賤,今度船留倍索錢。
嚴寒冬月。前日陽生幾降雪。松柏凌霄。森聳庭中嘆后凋。昔人猶豫。身入山林深靜處。今古同符。好趁笙歌且自娛。
照耀金釵簇膩鬟,見時直向畫屏間。黃姑阿母能判剖,十斛明珠也是閑。
系縷銷兵,饌蒲蠲老。只緣得、美意天成,會長駐、朱顏年少。喜年年、旅雁盟鷗,酌酒相勞。別有雅懷清峭。庶余能道。校禊帖、繭紙雙鉤,歌解慍、薰風時操。想枝頭、蠟蒂輕盈,也應同笑。
山林寂寂鳥無聲,石澗涓涓泉不鳴。借問龍宮高坐者,幾時霖雨慰蒼生。頻年伴食意休休,贏得容身土一邱。嘆息期期誇鳳鄧,前功誰念骨誰收。塔前殿上姓名涂,墓碣如林數得無?猶在閨人春夢里,皚皚萬骨為誰枯。
石壇飛盡赤章灰,蝗孽冥銷澍雨來。歸奏玉皇香案側,天顏應為羽衣開。
湖山開宿靄,院落快新晴。滉漾溶銀色,潺湲過雨聲。味增茶品勝,光奪月華清。放出東墻角,梅花數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