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長兒槃赴金陵典斛 其四
援以書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詩責兒,兒只如頑童。
房公豈不智,集此書屏風。
堂基未及搆,手澤俱成空。
乃知貴胄門,美業真難終。
子雖有良質,須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學,不妨隨元戎。
援以書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詩責兒,兒只如頑童。
房公豈不智,集此書屏風。
堂基未及搆,手澤俱成空。
乃知貴胄門,美業真難終。
子雖有良質,須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學,不妨隨元戎。
我用書信告誡兒子,兒子卻不如我期望的那樣。陶淵明寫詩責備兒子,兒子也像頑童一樣。房琯難道不聰明嗎,把這些話寫在屏風上。可還沒來得及建立起家族根基,他的遺澤都成了空。由此可知貴族門第,美好的事業真難有好結局。你雖有良好的資質,還得下磨琢的功夫。射箭駕車也是學問,不妨跟著主將歷練。
援:指馬援,東漢名將,曾寫信告誡侄子。
翁:這里指父親。
陶:指陶淵明,他曾寫詩責備兒子不成器。
房公:指房琯,唐朝宰相,曾把一些話寫在屏風上。
搆:同“構”,構建。
手澤:先輩的遺澤。
貴胄門:貴族門第。
元戎:主將。
此詩應是詩人送長子槃去金陵任職典斛時所作。詩人結合歷史事例,希望兒子能汲取教訓,利用自身良好資質,通過努力有所成就。
這首詩主旨是教育兒子要努力成才,延續家族美業。特點是用典豐富,以史為鑒。在家庭教育詩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體現了詩人對子女成長的重視。
浮屠秋獨立,千里見氛祲。水閣風長盛,山城日易陰。赤霞留鶴晚,黃葉住僧深。世事宜高臥,空慚支遁林。
癡兒寸草是何心,淚拭衣痕舊線深。繞遍北堂思笑語,碧空如水夜沉沉。
高閣臨潭碧四圍,桃花瘦損蕨芽肥。踏歌人去春如夢,欸乃聲中一棹歸。
此地降王款圣明,千麾萬馬自龍庭。百年王會開圖畫,一代衣冠見典刑。兵氣晴連遼水白,路塵秋染薊峰青。佇看大史褒皇化,不但燕然為勒銘。
晚上危亭詠式微,封章再上未容歸。羨他白鷺凌風去,卻向山前自在飛。
肘后青囊也自奇,一膏肓起一刀圭。豎儒那有隋珠報,祗乞王郎七字詩。
君非真醉我真醉,君歸非易我來易。書生謬博戎馬功,陸路乘舟何以異。萬卷未識古人心,一官竟短英雄氣。南滇守遍守東萊,蹉跎堂上斑衣戲。絕裾安知望散賢,擊壤空慕唐虞際。聞君口碑心彷徨,萬家永托帡幪隸。文章事業兩蒼茫,循良未許凡庸例。仙跡可留不可留,云中白鶴天邊騎。遺編珍重碧紗新,一紙流傳千載器。我今臨風熱瓣香,悠悠白云無盡意。
前年合江上,去年南浦中。沿流愛明月,掛席任西風。秫酒酌不醉,林花看更紅。姮娥應笑我,今夜客山東。
孝治興朝重,覃恩守制還。哀音聯北雁,遺愛見南蠻。愿深樓至后,心許懶殘閒。渺渺江云暮,停舟何處灣。
獨醒難招楚些魂,時從蜑叟醉蠻村。興來不假玻璃碗,自有隨身老瓦盆。
無端母子來煙瘴,送卻浮生數月中。無母不應還有子,芙蓉蒂斷易隨風。
身世吾今醉,乾坤爾輩逢。褰裳采蘭芷,奏曲起魚龍。返照杯頻得,浮煙闕自重。莫嗔歸騎緩,花底愛行蹤。
珊瑚出海底,低拂鳳凰枝。蒼雪落寒影,晴云含碧滋。瀟湘不可到,翹首起遐思。
少年文賦已曾傳,畫竹風流老更妍。煙雨一竿生筆底,珠璣萬個落簾前。
海虞山前突兀見古檜,眼中氣勢相盤拿。上應七耀分布有神會,地靈千歲儲精華。皴皮無文盡剝落,老根化石吞泥沙。據山?峞,映壑谽谺。身枯溜雨,枝黑藏蛇。佇立頃刻云霧遮,日落未落山之厓。同行觀者皆嘆嗟,舌捫頸縮無敢嘩。歸來靈物不可究,夜宿撼床恐龍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