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二
熒熒匣中龍,
爛爛巖下電。
紛綸揮霍間,
坐子百千變。
雖然事幾微,
易矚亦易眩。
誤從快處生,
理向靜中現。
健決要安徐,
聰明貴韜歛。
潛齋有愚言,
或可代箴砭。
熒熒匣中龍,
爛爛巖下電。
紛綸揮霍間,
坐子百千變。
雖然事幾微,
易矚亦易眩。
誤從快處生,
理向靜中現。
健決要安徐,
聰明貴韜歛。
潛齋有愚言,
或可代箴砭。
匣中的龍泉劍閃爍著微光,山巖下的閃電迸發出燦爛光芒。在紛繁快速的變化中,你能從容應對千萬種變故。雖然事情微小如絲,但既容易被察覺也容易讓人目眩。錯誤往往從急躁中產生,真理卻在冷靜中顯現。果斷決策需要從容不迫,聰明智慧貴在收斂含蓄。我(潛齋)有這些愚鈍的話,或許可以替代勸誡之言。
熒熒:微光閃爍的樣子。
匣中龍:指寶劍,古代有“龍泉”“龍淵”等寶劍別稱“龍”。
爛爛:明亮燦爛的樣子。
紛綸:紛繁復雜。
揮霍:快速、敏捷。
幾微:極細微的事物。
矚:注視、察覺。
眩:眼花,引申為迷惑。
健決:果斷、堅決。
安徐:從容、穩重。
韜歛:收斂、隱藏(鋒芒)。
潛齋:作者自號(注:真德秀號潛齋,此處或為作者自稱)。
箴砭:勸誡、規諫。
此詩為作者送友人王子文赴昭武(今福建邵武)任縣令時所作。南宋時期,地方官員需應對復雜政務,作者以長輩或友人身份,結合自身閱歷,通過詩中勸誡之語,希望王子文在任上穩重大方、戒驕戒躁。
全詩圍繞“為官處世”主題展開,前半以意象喻才華之盛,后半轉以說理勸誡,強調“靜”“穩”“藏”的重要性,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實用性的贈別詩,體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關懷與處世智慧。
同心同折一枝回,絲縷因風結復開。已苦春愁如雪亂,莫教花絮更飛來。
游子思家切,終宵只夢歸。覺來疑乍別,續去可重依。童稚爭牽袂,妻孥懶下機。他時真到日,應訴見還非。
玄冥留雪惱中春,損麥傷花病老人。已典布裘捐衲襪,朝來酒盡乞比鄰。老翁衰病不憂花,百口唯須麥養家。聞道田中猶要雪,兼收凝白試山茶。
燕高飛。燕低飛。正是黃梅青杏時。榴花開數枝。夢歸期,數歸期。想見畫樓天四垂。有人攢黛眉。
朝暮耕鮮云,結子如黍密。煮作山中飯,還共山人食。
夤承寶命,嚴恭帝緒。奄受敷錫,升中拓宇。亙地稱皇,罄天作主。月域來賓,日際奉土。開元首正,禮交樂舉。六典聯事,九官列序。
芙蓉疊疊擁梅關,霜落楓林色正斑。馬向云中馳鳥道,人從海上見仙山。平時信史歆賢相,今日雄祠拜古顏。千載英魂招不返,悲歌空踏亂云還。
山外東風送落暉,山中花鳥暫相違。游蜂似惜人歸去,傍著車塵款款飛。
昨夜遙歡出建章,今朝綴賞度昭陽。傳聲莫閉黃金屋,為報先開白玉堂。
禮經岳瀆視公侯,只謂祠儀一例修。不識鬼神情狀者,錯將經意以人求。
公真鶴也,舊住蓬萊島。八十年來度昏曉。數看花次第,去水波瀾憑較量,怎敵壺中天小。仙槎今尚在,泛月歸來,若此洪崖正年少。念人間似海,幾度揚塵,塵起處,只有靈源難到。更天假恩波,渭河寬,奈未了。鷹揚一竿仍釣。
判開混沌覺斯人,萬古龍門上苑春。蹤跡當年雖已往,一番桃浪今猶新。
翠玉樓西白鵲臺,當年曾見鵲飛來。舊游寂寞人何在,晴日蒼涼花正開。二水合流喧虎口,五山盤伏起龍堆。殘碑零落層城曲,想見題詩上紫苔。
王門自有曳裾人,楚客猶稱入幕賓。臺上雄風應授簡,筵前醴酒定相親。奚囊錦字行將滿,歸篋輕裝未是貧。何處思君歌白露?鏡園涼月桂花新。
千古楚東郡,風流今在茲。魯公元直道,文正不妨詩。鉗吏似束濕,麾龍如使兒。甘棠足遺愛,會有去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