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靖君碑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華亦甚輕。
種竹滿山門徑小,掛冠當路樹枝橫。
幾于顏子三生壽,分得陶潛一字名。
何處時令見前輩,只看碑語自心清。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華亦甚輕。
種竹滿山門徑小,掛冠當路樹枝橫。
幾于顏子三生壽,分得陶潛一字名。
何處時令見前輩,只看碑語自心清。
儒生自身的事業都已成就,對身外的榮華富貴看得很輕。他在門前種滿竹子,使得小徑變得狹窄;掛冠辭官,門前的樹枝橫斜。他幾乎擁有顏子那樣長壽的福氣,還分得陶潛那樣高潔的聲名。什么時候能見到這樣的前輩呢?只要看看碑上的文字,自己的心就會變得清凈。
儒生:指劉靖君。
身外浮華:指功名利祿等外在的榮華。
掛冠:辭官。
顏子:即顏回,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稱,早逝。這里說“幾于顏子三生壽”,是說劉靖君有長壽之福。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以高潔隱逸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劉靖君能保持淡泊名利的品質,詩人有感于此,通過讀劉靖君碑寫下此詩,表達對其的敬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靖君的品德和成就。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用典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美好品德的追求和歌頌。
咫尺香閨步懶移,搔頭誰理玉蟠螭?不聽小管吹銀字,只數回文織錦詩。得伴有時惟斗草,遣懷無日不彈棋。鳴鳩乳燕青春晚,謝卻繁花幾萬枝?
小院涼生雨后天,一尊同賞甕池蓮。散花曉日來天女,步月清宵見水仙。坐客不辭浮白令,主人何惜買紅錢。興來忍折芳筒盡,回首風光又隔年。
瑞日曈眬散曉紅,乾元萬國佩丁東。紫宸北使班才退,百辟同趨德壽宮。
北山云擁千巖秀,西子湖平萬壑流。水石光中閑送目,無邊剎海一毫收。
凌空老樹云垂葉,壓屋梨花雪照人。深愧地仙教俗客,殷勤留看華山春。
十月寒輕葉未凋,淡黃疏綠短長條。無情有態堪憐處,日腳云頭雨半腰。
畫圖常識春風面,云霧衣裳楚楚裁。為問人間春幾許,石欄西畔牡丹開。
風雨河流急,維舟意若何。岸崩人住少,野泊客愁多。宦跡歌行路,鄉心指逝波。江南此三月,煙景借漁蓑。
石泉舊名寺,廢墜亦堪哀。巖桂春開落,溪云日去來。基荒選佛閣,草沒雨花臺。世界歸空寂,乾坤幾劫灰。
老大多材,十年堅坐。
一年一度中秋月,兩度中秋兩度明。綺席露生珠樹濕,銀河倒影玉簾清。昔瞻五色重輪曉,今覺浮光滿宙橫。好景況逢過眾妙,何妨再醉鳳皇城。
東風當面溫如吮。打量著、云松土潤。裹慣冬衣心意緊。剎那間、百骸鑿浚。誰藏春去耗工夫,費此番、千搬萬運。兆綠而今都蠢蠢。被桃花、做些幫襯。
鵬翼藐滄海,飛渡向陽輪。鑿開長夜混沌,人外辟乾坤。振翅企鵝鼓腹,昂首銀鯨擺鬣,歌舞獻嘉賓。一色皓無跡,萬古煉冰魂。長城站,紅旗拂,映朝暾。宏微世界在手,絕域建殊勛。兩萬里濤狂吼,十二級風怒掃,龍性豈能馴。打破八寒獄,放我浩然春。
丹荑滿地藥生茸,著屐登山春正濃。委羽山人來相鶴,天臺道士去投龍。風傳花信歸何處,日卷松陰展向東。不見霜巖松下竹,空王未作已心空。
蕭蕭霧鬣與風騣,撲面征塵一洗空。相愿倍增神駿氣,恍疑初在渥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