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寄趙紫芝
數日秋風冷,丘園獨自身。
閑看籬下菊,忽憶社中人。
苦詠肩常瘦,移家債又新。
極知君淡泊,十載得相親。
數日秋風冷,丘園獨自身。
閑看籬下菊,忽憶社中人。
苦詠肩常瘦,移家債又新。
極知君淡泊,十載得相親。
接連幾天秋風寒涼,我獨自在田園生活。閑來觀賞籬下的秋菊,忽然想起結社的友人。你苦苦吟詩肩頭常瘦,搬了家又添新的債務。我深知你為人淡泊,與你相識親近已有十年。
丘園:家園,鄉村。
社中人:指詩社中的朋友。
苦詠:反復吟詠、苦心作詩。
極知:深知。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在秋夜獨處,可能生活也較為清苦,看到秋景,從而想起志同道合、同樣生活簡樸的友人趙紫芝,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牽掛。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與敘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關懷、惺惺相惜的情誼。
蘭妞筆下有風騷,褒貶中庸用一毫。視爾若為真靚妹,便丟竹管遞純醪。
屋外一蟬鳴樹陰,矮窗睡起靜沈沈。破衣半解斜陽里,捫得虱時多快心。
朔風朝來放云葉,紛紛吹落龍沙雪。山河大地同一如,變化須臾亦奇絕。參天松頂老猶強,搶地竹頭低欲折。亂飄書帙愛窗明,狂入地爐驚火滅。重衾方擁膚尚粟,凍筆將書肘先掣。未容衰白點鬢華,只許醉紅生面纈。何人清唱墮梁塵,有客高吟霏鋸屑。昔賢句法今尚在,斷臂阿誰心地瞥。后生曠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說。是中圣處公會無,一粒靈丹工點鐵。
學舞腰支束素纖,回旋似怯曉風嚴。飄窗淅瀝暗投璧,灑研紛披凍著鹽。應有飲羔圍暖帳,誰憐饑雀啅寒檐。憑欄獨聳詩肩瘦,對立西山玉幾尖。
峰巒列峙神仙境,子母相依孝義山。莫向山中摘花果,惜春啼鳥怒人攀。
高臺元日一登游,東向扶桑送遠眸。岸隱潮聲連古戍,天回春意滿芳洲。鯨波突兀遼陽隔,螺島微茫海市浮。翹首五云宮闕近,靈氛常映太平樓。
夭矯乘絳仙,螭衣方陸離。玉鑾隱云霧,溶溶紛上馳。瑤臺風不息,赤水正漣漪。崢嶸玄圃上,聊攀瓊樹枝。
漂泊風塵悵遠游,楊青亭下暫維舟。故鄉門巷經梅雨,客路山川到麥秋。潦倒詩篇時自適,飄零杯酒暮堪愁。幾宵尚憶長安道,北斗遙瞻接鳳樓。
萬里飛章萬里情,高山流水韻鏘鳴。不知郢曲堪誰和,欲強陶琴向月橫。故里驚看公矍鑠,內臺聲重子寧馨。等閒木石休輕棄,洛社風流舊有名。
佳人銷夏物,一朵有馀冰。小摘香奩滿,多簪寶髻勝。薰嫌蘭氣烈,養愛水光澄。入茗凌朝好,甌中泡紫菱。
幸存耕雨地,況值養花時。
肘后黃金亦可憐,身閒羸臥五湖煙。人間縱有瞿塘險,不到蘆花釣渚邊。
落木亂山巔,江樓雪夜船。山川千里外,風雨一燈前。白發翻歧路,清尊共昔年。浮生窺妄盡,今夕故依然。
不數昆明漢武功,和盤托出蕊珠宮。蕉聲澈底添新溜,草色連天接遠空。錦石雨花深淺見,蓬山水墨有無中。何人折葦浮杯去,穩坐漁磯下釣筒。
只知江夏多黃祖,那知江夏有黃童。宿蚊未易輕紈散,老蠹猶鉆故紙工。游戲巾裾留發佛,扣參聾啞大家公。慚非十九人中客,付與毛錐玷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