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社稷壇與風雷雨師之壇混為一區其間多悖禮者某偶攝郡事因為隨事厘正
始余求諸社,窮巷窈而曲。草陰荒蒙茸,林影亂樸樕。
其中有屋廬,其下主以木。社稷風雨雷,皆于此乎告。
趨暗不求陽,如叢祠而局。就簡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使我視所陳,紙幣薦薌燭。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縮。牲不以碑麗,齋戶不以宿。
于禮無所稽,承訛已云熟。從之則咈余,不從亦違俗。
是心既不慊,雖暫亦為瀆。屋不受天陽,此豈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屬。其有不逮為,則以告新牧。
始余求諸社,窮巷窈而曲。草陰荒蒙茸,林影亂樸樕。
其中有屋廬,其下主以木。社稷風雨雷,皆于此乎告。
趨暗不求陽,如叢祠而局。就簡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使我視所陳,紙幣薦薌燭。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縮。牲不以碑麗,齋戶不以宿。
于禮無所稽,承訛已云熟。從之則咈余,不從亦違俗。
是心既不慊,雖暫亦為瀆。屋不受天陽,此豈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屬。其有不逮為,則以告新牧。
起初我去尋找社稷壇,只見它位于幽深曲折的小巷里。那里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樹林影子雜亂,小樹叢生。其中有間房屋,下面用木牌作為神主。社稷神與風雨雷神,都在這里受祭告。祭壇朝向昏暗不求向陽,如同鄉間小廟般局促。因陋就簡不辨方位,如同古墓群般雜亂。引我上前行禮,高床上鋪著褥墊。讓我查看陳設,只有紙錢、香火和蠟燭。酒爵不放在土臺上,濾酒不用茅草。祭祀的牲畜不按碑石禮儀陳列,齋戒的房室不預先清掃。這些都不符合禮制,沿襲錯誤已很熟習。依從則違背我的心意,不依從又違背習俗。內心既不滿足,即使暫時也屬輕慢。房屋遮擋天日,這里豈能有房屋?先整改最嚴重的,其余事隨后處理。若有未完成的,就告知新任長官。
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壇為古代祭祀土地與五谷之神的場所。
樸樕(pǔ sù):叢生的小樹。
叢祠:鄉村間的小廟。
坫(diàn):古代祭祀時放置酒器的土臺。
茅縮:用茅草過濾酒,古代祭祀的禮儀。
牲:祭祀用的牲畜。
慊(qiè):滿足,快意。
瀆(dú):輕慢,褻瀆。
新牧:新任地方長官,牧指州郡長官。
此詩為詩人代理遂寧郡守時所作。當時遂寧的社稷壇與風雷雨師之壇混設一處,祭祀儀式多有違背禮制之處(如方位失正、器物不合規等)。詩人作為地方長官,實地考察后著手整頓,并以詩記錄這一過程,反映了宋代地方對傳統禮制的維護需求。
詩歌通過紀實性描寫,揭露了地方祭祀場所混設、禮儀失范的問題,展現了詩人重視禮制、務實治理的態度,是研究宋代地方祭祀制度與官員施政的重要文學素材。
兩日寒陰人日雨,不堪吼地北方癡。馬牛耕戰人供億,百谷豐兇未可知。
云居崆峒下,野鶴雞群中。墮甑前境忘,棄瓢煩慮空。蒼狗任時態,白衣謝塵容。卷幔度冉冉,開鏡浮溶溶。陰榻清媚夏,晴扉粲娛冬。畝耕足歲年,林臥窺鴻濛。少日忽復遠,聚沙想群童。杖策笑安期,出門交蒯通。晚悟要為達,朝華那可崇。嘗恨史家流,老韓將無同。如何曹相國,堂上留蓋公。
接夕連朝,一吹千里,海氣微腥。想歷亂楊翻,柔腰折損,倉皇云斷,絮腳飄零。劍翠明湖,倏成荒海,揚作飛瀾散八溟。小樓臥,有病魂依黯,枕上難聽。沉沉眼倦還醒。又猛覺西窗撲擊聲。是人間蓄怨,都成怒吼,古今積恨,并作長鳴。填海空填,補天何補,天地由來最不平。應未值,向湖樓一角,抵死砰砰。
簪笏盈門獨紉蘭,臥龍潛在八龍間。鸰原任說朝賢貴,鶴氅惟稱處士閑。靜按仙經燒大藥,狂挨僧壁畫遙山。老郎見作歸休計,分取圭峰并掩關。
拄頰聽歌白發詞,久知無復少年時。君憐日日真難挽,我狎星星不解悲。青鏡總拚微業過,紅顏聊借濁醪遲。無論老子心猶熱,懶向禽釐嘆染絲。
湖水西邊舊是家,春風繞屋種梅花。傳聞故老談前日,愛教仙人服幼霞。鶴老離巢松化石,鸞孤照水竹穿沙。只今重到經行處,憔悴蕭郎兩鬢華。
半窗斜月淡寒輝,輿?喧聲徹枕幃。行客計程常起早,可煩顛倒郡侯衣。
聞說鳳凰新茗香,正思巖壑洗詩腸。兩三道友五更月,六十里程千仞崗。共就飛泉烹活水,細分雪片下煎湯。座中誰學玉川子,七碗未乾歌抑揚。
嵩華千仞立,不礙天地寬。涇渭清濁流,不離海波瀾。人生過眼萬事役,記憶細故真童頑。
幾欲求田負舊盟,羨君西崦草堂成。每緣種橘多開地,獨為修琴始到城。黃葉已先霜降落,白云長在雨馀生。龍門林屋無多遠,此去尋幽莫計程。
市酒瀉糟清似水,湖魚出網白如銀。買魚沽酒丹陽郭,落日江南逢故人。
重子杖藜非厭貧,秋林紅葉頗如春。交游未必在杯酒,正是老年無故人。
官侍長楊拜夕郎,況憑內寵在椒房。賜金十萬身無用,乞作胡姬一日妝。
云白山青柱史居,茅堂滿貯玉函書。鹿車暇日攜閑客,半畝清塘自網魚。
造物小兒弄微石,攢作此山本無奇。點綴林泉滿生意,倘逢高士足幽棲。龐公采藥欲云臥,翻令山名籍籍天下知。孟公偃蹇緇塵去京闕,巖扉松月獨與夙心期。我向鹿門思二隱,把臂辜、張兩英俊。驀驚縮地傍崔嵬,岫色壓眉煙著鬢。攀石轉徑披榛莽,孤亭迥在飛岑上。西風萬里過江來,掃盡秋嵐堪四望。下瞰翠微才一握,杳渺漁村小于掌。日沉鳥外客帆輕,帆飽東流鳥歸嶂。此巔曾履先賢蹤,此亭牢落摩高穹。我儕登覽一長嘯,蒼茫萬古揖清風。二公巖宿空霞想,何當結契脫塵網。山中猿鶴定相知,踏破游屐能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