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子
早年名字諸公并,唯有清聲獨至今。
辭卻雙旌更何事,自扶靈壽欲閑吟。
病來便作云歸岫,死矣猶如鶴在陰。
終始哀榮了無恨,只愁塵鏁匣中琴。
早年名字諸公并,唯有清聲獨至今。
辭卻雙旌更何事,自扶靈壽欲閑吟。
病來便作云歸岫,死矣猶如鶴在陰。
終始哀榮了無恨,只愁塵鏁匣中琴。
早年他的名字與諸位賢才并列,唯有他清正的名聲流傳至今。辭去官職后還能有什么事呢,他拄著靈壽杖想要悠閑地吟詩。生病時就像云朵歸向山巒,去世后如同仙鶴隱于樹陰。一生從始至終盡享哀榮沒有遺憾,只讓人發愁那琴被塵土鎖在匣中。
諸公并:與諸位賢才并列。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后借指州郡長官。
靈壽:指靈壽木做的手杖。
云歸岫:云朵歸向山巒,比喻人回歸自然或歸隱。
鶴在陰:仙鶴隱于樹陰,有離世之意。
哀榮:死后辦得很隆重的喪事和生前受到的顯耀的榮寵。
塵鏁:塵土鎖住,鏁,同“鎖”。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趙成子去世后,作者有感于他的一生清正、閑適的生活態度和高雅的志趣而創作此詩,表達對他的懷念和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趙成子清正的名聲和高雅的志趣。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和比喻生動展現人物形象和心境。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生動刻畫了一位令人敬重的人物形象。
五緯明明一鑒昏,斯文吾已愧專門。直教漢法稱無害,猶恐秦人議少恩。審樂豈能遺律呂,采芳終擬得蘭蓀。胸中故有青藜焰,夢里從渠墨水渾。
先生家住正陽門,繞屋松聲日夜聞。大藥總消頭上雪,小山長帶洞中云。已知濟物宜終慶,況是清時屬右文。卻嘆吾詩與君畫,海門風月擬平分。
學佛學仙要,玄妙在中誠。真鉛真汞無非,只是性和情。但得情來歸性,便見鉛來投汞,二物自交并。日用了無間,大藥自然成。識抽添,明進退,要持盈。坤爐乾坤,陰符陽火慢調停。一竅玄關透了,八片頂門裂破,迸出寶蟾明。功行兩圓備,談笑謁三清。
雍州二月梅池春,御水鵁鶄暖白蘋。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
諸方行盡夙心諧,澄碧歸來寄雅懷。曾識禪那兩居士,昭文齋主與高齋。
臘雪常聞百厲銷,今年臘日雪飄飄。山公預喜明年熟,擘畫開春買酒瓢。
白露被西疇,?稏行可穡。秋來喜多晴,場圃除殖殖。鐮铚各為操,任負翁媼懌。兒童拾稚穗,雞母啄狼粒。共言歲事豐,租稅期早畢。不有三時勞,何能一時逸。
郎如流水去不歸,妾身未死心先灰。一朝粉黛隨煙霧,郎歸空拜北邙堆。辛勤累石明妾志,數尺昂然妾無異。貞堅莫道本無情,淚痕血點皆生氣。呀鷹暮啄膚蘚癯,十年山鬼空揶揄。相公請禁樵采路,不壞期與天地俱。
令節復何有,盡醉不須推。海上流人四集,客自故鄉來。休問年時花信,卻映戰場草色,爛漫逐春開。咫尺還鄉水,昔昔一帆回。展情話,憫離亂,托深杯。此地故無煙雨,空憶舊樓臺。千古永和癸丑,當日神州何狀,沈陸有余哀。誰喻右軍指,今古重徘徊。
今茲淫春霖,曾不避甲子。荷鋤做秧田,寧欠三寸水。社戊占豐登,不以此故已。徑起觳觫公,鳴蓑共于耜。
宣榭始觀兵,桓桓稱鼓行。一戎期大定,載纘議徂征。善政從師律,神功冀武成。勖哉勤誓眾,王業自經營。
擁翠拖青得要津,截波仙屐略無塵。借令萬鵲填橋巧,何補褰裳一世人。
深樹月昏神火出,斷煙雪霽獵人回。
鳳凰覽德輝,遠引不待遣。鷾鴯戀庭宇,倏忽來千轉。那將坐井蛙,而比談天衍。蠹魚著文字,槁死猶遭卷。老牛疲耕作,見月亦妄喘。東坡方三問,南禪已五反。老人但目擊,侍者應足繭。最后《六蟲篇》,深寄恨語淺。
飛蓋共徘徊,西園高宴開。秋云惜明月,留待庾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