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同上巳
清明池館足游人,
祓禊風光共此辰。
晉俗浮觴存勝事,
漢宮傳蠟寵隣臣。
若云荒政宜蕃樂,
是使熙臺失眾春。
應候從來多甚雨,
幾時膏澤慰斯民。
清明池館足游人,
祓禊風光共此辰。
晉俗浮觴存勝事,
漢宮傳蠟寵隣臣。
若云荒政宜蕃樂,
是使熙臺失眾春。
應候從來多甚雨,
幾時膏澤慰斯民。
清明時節,池塘館舍中滿是游玩的人,祓禊的風光與此時節共同呈現。晉代流觴的習俗保留著這一盛事,漢代宮廷傳遞蠟燭以示對近臣的恩寵。若說災荒時政務應多設樂舞,這會讓百姓失去春日的歡暢。順應時令歷來多有大雨,何時及時雨能慰藉這些百姓?
祓禊(fú xì):古代上巳節于水濱舉行的除災祈福儀式。
浮觴:流觴,上巳節游戲,將酒杯放水流中,停處飲酒。
傳蠟:漢代寒食禁火,宮廷賜蠟燭給近臣以示恩寵。
荒政:災荒時期的治理措施。
蕃樂:繁多的樂舞。
膏澤:滋潤土壤的雨水,喻指惠及百姓的善政。
詩約作于清明與上巳同日之時。詩人觀察民間游春與宮廷習俗,聯想到災荒時期的政務,借節日場景抒發對民生的關注。
詩將節日盛景與荒政反思結合,通過歷史典故與現實對比,強調為政應重民生,體現詩人對百姓的關懷與家國情懷。
巴塘云影日悠悠,
黑水金沙繞塞流。
一夜悲風搖草樹,
千山明月照江樓。
楚江漁父惜回風,千古同歸一夢中。歲月不堪人事變,灑吾雙淚痛孤松。
深深塔院鎖熏風,虛想形容入夢中。當日孤松曾念我,而今我復痛孤松。
蕭蕭松影遠紅塵,海宇相關一念真。悵望幾年空步履,還從此地一沾巾。
幾年欲接上人風,憂世襟懷與我同。看到乾坤終始處,紛紛眼底總成空。
書偈畢,跏趺而逝,都知王太尉隨即敷。
點點梅花寒玉姿,
萬山風雪倚樓時。
廣平自有東川賦,
誰道何郎水部詩。
家人勸我睡,
共說不眠難。
官既未得差,
眠時自不安。
吾懷貞德。取義成仁無愧色。
歷盡艱難。豈獨投軍女木蘭。
高名石砫。半壁西南賊卻步。
大勇秦休。報個宗仇復國仇。
蘭臺著作,讓阿兄獨步,甘心投筆。別有奇功垂史冊,伯仲居然雙絕。遠度龍荒,窮探虎穴,不負封侯骨。傭書碌碌,小儒何處生活。
當日絕塞留屯,孤軍制勝,拓地通疏勒。萬里功名真唾手,依舊玉關生入。故國魂歸,高原冢在,三尺麒麟碣。我來憑吊,英風猶振林樾。
一川芳草露初晞,幾處人家倚翠微。
樵徑煙深松葉暗,沙堤水淺荻芽肥。
十年烽火青山在,三月春愁白發稀。
武勝由來天下險,關門不掩亂云飛。
青蔥相對鬢毛斑,
高士幽招日往還。
安得置身圖畫里,
直投茆屋住溪山。
繁陰清影下黃鸝,想見虛堂晝寂時。試撥吏文危膝坐,篆香無與細風吹。
新辟書幃定自如,眼前紛列不關渠。陶公楮大從容處,酒薄囊慳還飯蔬。
雨散風生澗水鳴,倦扶藜杖看山行。故人正在乾封邑,何日喚之來耦耕。
一番桃李又春風,
送古迎今事不窮。
南北故人鴻去外,
東西野渡雪晴中。
雨薄梅花似有情,
定應憐我太饑生。
不同玉屑和朝露,
且效夕餐收落英。
薄宦嚴君二十年,皖江淝水汲清泉。
空遺舊產三間屋,難起新炊一灶煙。
慈母箱存衣上線,他人囊飽俸余錢。
烏衣巷口斜陽冷,安得王孫癡叔賢。
南薰播蕩來舜琴,江村處處皆綠陰。開花卻喜值脩景,托根況得依中林。
孤標挺挺同喬木,密葉幽叢藹煙綠。嫩蕊新裝淺淡金,清肌瑩貼溫柔玉。
當知異品來仙府,凡草那能此清楚。半開臨砌復臨池,亂吐宜晴更宜雨。
長嗟時菊太鮮妍,卻笑疏梅頗寒苦。蘭蕙雖云抱國香,中含哀怨成千古。
豐姿炯然冰雪如,麗非妖艷清非癯。莫言此色世間有,正恐異香天下無。
昔年梵宇聊相寄,卻嫌云月多僧氣。黃金布地非所榮,幸有白蓮同臭味。
朅來移植向書寮,灌溉栽培暮復朝。芳心一點亦傾日,祗緣顏色不似茙葵嬌。
從今永結林泉趣,尚賴騷人屢相顧。豈無周子愛蓮心,正乏逋仙詠梅句。
名園嘉草多艷紅,繁華嗜好人皆同。歌扇才拋海棠月,舞衫又捲薔薇風。
茲晨清賞元非偶,作詩遺問情何厚。吟邊酒畔得從容,一種幽情為君剖。
不愿移栽向月宮,瑤室遍開丹桂叢。不愿揚州比奇植,瓊花亦是傾城色。
安得相攜水仙共踏明月波,浮世塵氛奈爾何。
秋葉離離,秋風析析,秋來最是銷魂。見秋梧搖落,秋菊堆金。夜看秋天似水,秋窗外、秋月如銀。秋庭下、秋霜滿地,秋雁悲鳴。
秋清。秋蛩切切,聽秋聲一派,秋思難禁。奈秋懷耿耿,秋賦慵吟。秋興懷人極目,秋風冷、秋色縈心。秋漏靜、秋閨寂寞,秋恨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