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惠皇太后挽辭二首 其二
柔順符坤德,興居監(jiān)女箴。
笥衣裙有練,殿壁帶無金。
外族疏恩薄,中宸結愛深。
宮娥齊飲泣,誰副祝延心。
柔順符坤德,興居監(jiān)女箴。
笥衣裙有練,殿壁帶無金。
外族疏恩薄,中宸結愛深。
宮娥齊飲泣,誰副祝延心。
溫和柔順符合坤德的美德,日常起居以女箴為規(guī)范。竹箱中的衣裙是素絹所制,宮殿墻壁沒有金玉裝飾。對外族的恩賞疏淡微薄,卻在后宮深得皇帝寵愛。宮中女子都低聲哭泣,誰能滿足她生前祈求長壽的心愿?
坤德:《周易》中坤為地,象征女性柔順之德。
女箴:古代勸誡女子的道德箴言,如《女史箴》。
笥(sì)衣:盛放在竹箱中的衣物。
練:白色熟絹,代指樸素的衣物。
外族:指皇太后的母族親屬。
中宸(chén):指帝王后宮。
副:符合、滿足。
祝延心:祈求延長壽命的心愿。
章惠皇太后(楊氏)為宋真宗妃,宋仁宗養(yǎng)母,性恭謹節(jié)儉。此詩為其去世后所作挽辭,通過描述其美德與后宮生活,表達追思哀悼。
全詩贊頌章惠皇太后柔順守禮、節(jié)儉樸素、嚴于外戚的美德,及深得帝寵的后宮地位,以宮娥泣下側面烘托其賢德,是典型的宮廷挽詩,語言莊重,情感哀婉。
濺濺不住溪流素。憶曾記、碧桃紅露。別來寂寞朝朝暮。恨遮亂、當時路。仙家豈解空相誤。嗟塵世、自難知處。而今重與春為主。盡浪蕊、浮花妒。
記得初從翠羽招,撚痕粉膩未全消。此時恰好春三月,與子曾逢廿四橋。酒半臨風看贈佩,花深移月聽吹簫。故園今日猶親近,解識當年魏與姚。
箭漏日初短,汀煙草未衰。雨馀雖更綠,不是采蘋時。
此夜寒無奈,瑤臺近斗牛。山名真小岱,月色正中秋。影入河蟾濕,光翻樹鵲愁。只疑參岳頂,笙鶴上宮游。
水布披肩不用縫,破爛留丟一口鐘。倘能狹路逢和尚,定問同修何處宗。
日照漣漪徹底清,高荷初著兩三英。翻翻似欲撩人語,脈脈誰能解物情。勝事盡教留左掖,芳根贏得托南榮。何時遂我歸田愿,曲沼芳塘敘舊盟。
峨峨蓬萊山,渺渺大瀛水。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黃里。大壑多驚風,不辨龍與鯉。吹沙乘波出,洶若鯨鯢起。陽侯貫深淵,海若汩泥滓。馬銜恣饞食,罔象潛譎詭。誰能報王母,弱水不可履。羲和近虞淵,日暮空巳矣。
猗猗淇園竹,本根蔚且蕃。持以奉翁壽,顯榮多子孫。
十年高臥玉堂寒,今日方辭苜蓿盤。冠似惠文非法吏,職居廉訪卻儒官。芙蓉江上迎旌節(jié),鷹隼秋深振羽翰。便道過家無百里,重闈尤喜問平安。
滿江風,鏡奩綠皺頗黎。桂華邊、山河倒影,彩筆從寫清輝。畫闌長、教收步障,艇子遠、聞奏參差。燭映千家,陰晴萬里,別來何苦少圓時。看斗轉、參橫無定,靈鵲背巢飛。瓊樓里,金尊正暖,玉漏偏遲。謝郎情、而今不斷,賦后重有尋思。應新占、彗斿四掃,換舊躔、銀浦南移。后夕清商,來年俊賞,霜娥凝涕未曾知。任襟袖、涼侵白露,投老失前期。人間世,南冠亂葆,行處愁隨。
春來海月圓三度,一月一圓看一處。吳城雨落燈花稀,滁水風高花滿樹。那知今夜客東昌,蓬窗坐納星斗光。月似兩人還對影,人看三月轉思鄉(xiāng)。鄉(xiāng)路四千云漢外,后夜月圓何處在。安得月圓長不虧,我身在家無別離。
賈誼井西梧十尋,百年秀發(fā)根株深。銀床分潤長新葉,翠竹交枝成好音。季春花香自零落,高秋雨氣相蕭森。何當臨軒坐白石,為子再歌孤鳳吟。
江漲隨漚欲到門,濕云依樹易黃昏。幽居常日無來客,何況蕭蕭雨滿村。
老夫索居江上樓,廿年不出懷舊游。扣門下樓出迎客,但見絕壑風颼颼。岱宗日觀山上頭,日出未出蒼煙浮。嵩高插天太華碧,蛾眉青城翠欲流。匡廬老泉掛白石,蒼梧水落湘江秋。懸崖倚天萬山立,翔鸞舞鳳蟠蒼虬。幽岑遠樹互出沒,白云不散松風收。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平生游歷走不遍,千里萬里窮遐搜。如何一日墮我前,空翠雜沓來雙眸。舉頭問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圖畫來滄洲。俞君作畫時,雅有山林癖。朝登望秦山,萬壑千巖凈橫臆。暮上香爐峰,海色秋清上遙碧。歸來放筆作董元,筆底丹青浩無跡。海桑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耿相憶。仰觀巖上泉,俯看松下石。故人不見空畫圖,十幅云煙卷還客。
镠金凡鐵混同熬,造物洪爐一例拋。洵美且都終不得,難歸初出大鈞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