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孟侯先生之平原
束書攜劍出西州
恩舊相歡事遠游
架上昔曾窮圣卷
幄中今好贊賓籌
也知賢帥須青眼
應(yīng)念慈闈已白頭
到日欲憑歸信杳
寒鴻成陣叫清秋
束書攜劍出西州
恩舊相歡事遠游
架上昔曾窮圣卷
幄中今好贊賓籌
也知賢帥須青眼
應(yīng)念慈闈已白頭
到日欲憑歸信杳
寒鴻成陣叫清秋
收拾書籍攜帶佩劍離開西州,與舊友恩人歡敘后準備遠游。從前曾在書齋中研讀窮盡圣賢經(jīng)典,如今在軍帳里擅長謀劃賓客的策略。知道賢能的統(tǒng)帥定會青眼相看,也應(yīng)掛念家中老母已白發(fā)蒼蒼。到達后想托人帶信卻音信杳無,秋寒中雁群成陣在清空中鳴叫。
束書:收拾書籍。
攜劍:攜帶佩劍,或指文人兼習武備。
西州:泛指西邊的州郡,具體所指需結(jié)合歷史背景。
恩舊:舊友、恩人。
窮圣卷:深入研讀圣賢經(jīng)典。
幄中:軍帳之中。
贊賓籌:參與賓客的謀劃,籌指計謀。
青眼:用阮籍青白眼典故,指重視、賞識。
慈闈:代指母親。
杳:無影無聲,指音信斷絕。
寒鴻:秋雁,常象征離緒或信使。
此詩為送別友人何孟侯赴任平原而作。何孟侯既有文才(昔研圣卷)又通謀略(今贊賓籌),作者與之交游深厚(“恩舊相歡”)。時值清秋,友人遠行,作者既肯定其才德,又關(guān)切其家計,故寫此詩以表送別之情。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先寫友人啟程(束書攜劍),再贊其才學謀略(窮圣卷、贊賓籌),繼以“青眼”期許、“慈闈”關(guān)切,末以秋雁哀鳴收束,情感層層遞進,突出對友人的深情與牽掛,是一首情感真摯、結(jié)構(gòu)嚴謹?shù)乃蛣e詩。
梅花清似雪,縹緲白云間。不有神仙住,誰傳姑射山。
野僧引客看脩竹,拄杖入林驚暝禽。一道細泉鳴蘚磴,恍如閒聽穎師琴。喬松脩竹翠交陰,涼月玲瓏地布金。老懶無詩酬節(jié)物,夜涼閒聽候蟲吟。
無山堪筮宅,祔葬未違親。幸有全歸日,嗟非不朽人。云開千嶂暖,水漾一溪春。筑室先居此,三年待返真。
文王實剪魏,叔夜尸于市。天子不為讎,讎乃作天子。當時侍中君,銜憤棲田里。新沓竟憐才,終煩司徒啟。惜哉蕩陰役,終乃為讎死。王裒慟蓼莪,獨行表君子。
我愛山中好,山泉徹底清。懸崖生斷續(xù),照影鑒空明。蠟屐尋源去,風瓢帶月傾。十年塵土夢,一酌頓能醒。
莼鱸一箸尚休官,何處清風有狀元。夢破孤舟看野水,酒醒殘月坐丘園。尋常煙雨春芳歇,三四兒孫玉樹存。流水行云任分付,天無可怨我何言。
古藤修竹一溪陰,尋得柴關(guān)徑轉(zhuǎn)深。賣畚半將供鶴食,垂綸不著羨魚心。花憐清品閒常灌,詩喜新題病亦吟。老去故情終偃蹇,肯隨閭里學浮沈。
浩蕩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遠相連。風鳴雨槳初離浦,岸轉(zhuǎn)青山忽對船。澤國秋高添氣象,人家南去好風煙。步兵何必江東走,自有鱸魚不值錢。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風定渚鷗回。山兼野色蒼茫去,月向淮心晃蕩來。秋色解將愁并至,年華偏與客相催。青衫手板徒勞爾,富貴功名安在哉。
我有龍泉劍,三年置匣中。未曾試鋒刃,無與辨雌雄。子抱四方志,人稱烈士風。今朝脫相贈,風雨吼晴空。
嶕峣紫霞表,周回石如櫛。曾逢百歲人,閒說兵戈日。
水閣冰簾夢早秋。半遮嬌面捧觥籌。雙星欲別暫依留。銀漢風輕波有恨,翠蛾峰淡眼含愁。莫教前事逐云流。
出郭風煙澹,林扉映綠波。水回全作帶,樹古半懸羅。月白鴻聲切,花寒露氣多。佳游成獨宿,良晤惜蹉跎。
西風吹雁落平沙,蘆葦秋黃稻始花。轉(zhuǎn)眼不時秋又到,只愁邊地早霜華。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巖阿。忽聽晨雞曙,非復(fù)楚宮歌。閑階薙宿薺,古木斷懸蘿。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幾何。
化工能斡大鈞回,不得東君花不開。誰道纖纖綠窗手,磨刀剪綵喚春來。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