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第同賞牡丹
正是花王谷雨天,此攜尊酒一憑軒。
陽臺幾日徒驚夢,息國經年又不言。
但得留連詞客醉,算難回避蜜蜂喧。
自從標錦輸先手,羞見妖紅作狀元。
正是花王谷雨天,此攜尊酒一憑軒。
陽臺幾日徒驚夢,息國經年又不言。
但得留連詞客醉,算難回避蜜蜂喧。
自從標錦輸先手,羞見妖紅作狀元。
正是牡丹盛開的谷雨時節,我帶著酒具倚著欄桿觀賞。陽臺的故事幾日來徒然驚起夢境,像息夫人多年始終沉默不語。只希望能與詞客留連暢飲至醉,卻難以避開蜜蜂的喧鬧。自從在標錦評選中輸掉了先手,如今羞于見到那艷麗的紅花成為花中狀元。
花王:指牡丹,因其花大色艷被稱為"花中之王"。
谷雨: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此時牡丹正值盛花期。
尊酒:尊同"樽",指酒杯。憑軒:倚著欄桿。
陽臺:用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典故,代指虛幻的夢境或情緣。
息國:指春秋時息夫人,被楚文王擄后始終不發一言,此處喻指沉默無語的狀態。
詞客:擅長詩文的文人。
標錦:古代評選花卉時以錦緞標記名次,此處指牡丹評選活動。
妖紅:形容艷麗的紅色牡丹。狀元:原指科舉第一,此處指被評為最佳的牡丹。
推測為作者于谷雨時節與友人在北方宅第(北第)共賞牡丹時所作。宋代牡丹栽培盛行,文人常以花會雅集題詠。詩中"標錦輸先手"或指作者在某次牡丹評選中未占得先機,故借景抒情表達復雜心境。
全詩以谷雨賞牡丹為線索,融合典故與花事,既展現了對牡丹之美的欣賞,又暗含評選失利的遺憾。語言含蓄,用典自然,體現了文人賞玩花卉時細膩的情感與雅致的審美。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路漸入、垂楊芳草。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望十里、紅圍綠繞。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閑。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還。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
楊花落。燕子穿朱閣。苦恨春醪如水薄。閑愁無處著。
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風。千歲遼東。回首人間萬事空。
愁黛顰成月淺,啼妝印得花殘。
只消鴛枕夜來閑。曉鏡心情便懶。
醉帽檐頭風細,征衫袖口香寒。
綠江春水寄書難。攜手佳期又晚。
紫霧香濃,歲華風轉花隨輦。洞天云暖。一片笙歌遠。
水殿龍舟,憶侍瑤池宴。閑庭院。夢回春半。雪鬢無人見。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云沈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濯錦江頭,羞殺艷桃秾李。縱趙昌、丹青難比。暈輕紅,留淺素,千嬌百媚。照綠水。恰如下臨鸞鏡,妃子弄妝猶醉。
詩筆因循,不曉少陵深意。但滿眼、傷春珠淚。燕來時,鶯啼處,年年憔悴。便除是。秉燭憑闌吟賞,莫教夜深花睡。
紅日遲遲,虛廊轉影,槐陰迤邐西斜。彩筆工夫,難狀晚景煙霞。蝶尚不知春去,漫繞幽砌尋花。奈猛風過后,縱有殘紅,飛向誰家。
始知青鬢無價,嘆飄零官路,荏苒年華。今日笙歌叢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離愁,散在天涯。
云斷長空葉落秋。寒江煙浪靜,月隨舟。
西風偏解送離愁。聲聲南去雁,下汀洲。
無奈多情去復留。驪歌齊唱罷,淚爭流。
悠悠別恨幾時休。不堪殘酒醒,憑危樓。
金井先秋,梧葉飄黃。幾回驚覺夢初長。雨微煙淡。疏雨池塘。漸蓼花明,菱花冷,藕花涼。
幽人已慣,枕單衾冷,任商飆、催換年光。問誰相伴,終日清狂。有竹間風,尊中酒,水邊床。
醉醒醒醉。憑君會取這滋味。濃斟琥珀香浮蟻。一到愁腸,別有陽春意。
須將幕席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從他落魄陶陶里。猶勝醒醒,惹得閑憔悴。
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暗靄,有云駕、驂風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
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露芽初破云腴細。玉纖纖親試。
香雪透金瓶,無限仙風,月下人微醉。
相如消渴無佳思。了知君此意。
不信老盧郎,花底春寒,贏得空無睡。